這件事的幕后指使者,大概率就是磯谷廉介。
裕仁:“今后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私自調動一兵一卒!”
“滿洲事變”以來,天皇的統帥權動輒被侵犯,尤其是“二·二六”兵變,亂軍起初打著維護皇權的旗號沖進內閣。
但不知中間出了什么差錯,亂軍之中,竟開始有人企圖擁護他的弟弟,秩父宮雍仁為帝。
這怎么能允許呢!
“二·二六事變”雖然被鎮壓了下去,但軍部對天皇統帥權的僭越,卻徹底的一發不可收拾。
東條英機適時開口:“陛下,蘇聯人近來的行動確實蹊蹺,在張鼓峰上修筑工事,毫無任何意義,這很有可能,根本不是單純的試探!
“近期赤色分子活動異常猖獗,在大阪,名古屋,北海道等城市暗中舉行私下集會,軍隊實施抓捕時在現場發現了大量的蘇制莫辛納甘步槍!”
裕仁眉頭緊鎖。
這件事他略有耳聞,但當時由于全國上下都在籌備武漢作戰,再加上赤色分子煽動反戰情緒,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除了命令守備部隊加緊巡視以外,并沒有過多關注。
閑院宮載仁:“陛下,東條次官言之有理,張鼓峰事件,或許并非偶然!”
裕仁沉住氣:“目前帝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武漢作戰,徹底解決支那事變,蘇聯方面,盡可能控制事態發展。”
在開展對華作戰之前,他對后續的戰略發展,就已經打好了腹稿。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能在三個月之內徹底解決支那事變。
“北進”或者“南下”,已經成了帝國戰略層面的共識。
但誰也沒想到,從七月七日到現在,開戰已有一年多的時間。
形勢非但沒有像預想中的那樣,反而還有被一步步拖進戰爭泥潭的趨勢。
裕仁:“此次武漢會戰,支那方面的總指揮官是誰?”
閑院宮載仁:“是王奉!”
一聽到這個名字,裕仁心里咯噔一下:
“王奉?”
“為什么不是陳誠?”
閑院宮載仁:“陛下,半個月前,支那方面召開軍事會議,常凱申親自推薦王奉,擔任戰役總指揮。”
裕仁:“畑俊六呢?他怎么樣?
“會是王奉的對手嗎?”
寺內壽一去了歐洲,以外務武官的身份,和德國洽談結盟事宜。
武漢作戰的指揮權,自然落到了畑俊六手里。
前線部隊對東京城的影響,比任何人預想中的都要大。
淮北戰役后,隨著第十三,十八師團覆滅的消息一起傳回來的,還有一個中國名字——“王奉”!
在當前,正處在戰爭狂熱的日本,這個名字,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存在。
不斷有帝國勇士想要挑戰他。
但結果無一例外,岡村寧次,中島今朝吾,土肥原賢二的下場,至今仍歷歷在目。
漸漸的,前線士兵的心態,從渴望挑戰,變成了聞之色變。
面對這樣一位對手,裕仁很擔心前線部隊的士氣問題。
閑院宮載仁微微鞠躬:“畑俊六將軍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還請陛下安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