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朕就看看?”蕭宇政說著,接過奏折掃了一眼。
這兩本奏折,分別是吏部嚴尚書和戶部的鄭尚書遞來的。
可一看內容,卻讓蕭宇政有些意外,他詫異的看了馮玉一眼:“他倆上一道奏折,就為了讓朕下旨,讓姜云和許素問完婚?”
倒不是說上折子說這種事意外,事實上,關乎國家大事,百姓民生的奏折,只是一小部分。
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這種小事。
讓蕭宇政意外的是,這倆人為何會突然和姜云產生交集。
文官集團和錦衣衛之間,互相之間,是一直不太對付的。
文官集團視錦衣衛為皇帝的鷹犬,辦事手段殘忍,而錦衣衛體系內的人,也不愿意和這些文官走得太近。
馮玉聰慧,他很清楚,這兩位尚書的等級,若和姜云走得太近,對姜云并不是好事。
他思索片刻后答道:“陛下,據奴才了解,姜大人和鄭尚書,嚴尚書之間,并沒有太多交集,此事應該是別有原因……”
聽著馮玉的回答,蕭宇政沉吟片刻,問道:“那處宅子,給姜云了吧?”
“是。”馮玉微微點頭。
蕭宇政閉上雙眼,淡淡的說道:“李明樓案背后一定還有沒找出來的人,希望姜云能順勢將其給找出來。”
馮玉聞言,眉毛微微一皺的點頭起來,當初李明樓案,在整個周國都鬧得沸沸揚揚。
周國貪腐太深,蕭宇政決心整頓,不只是李明樓,當時六部,各個衙門,受到李明樓案牽連出來的人,數不勝數。
當年光是此案所殺的人,都快八百余人,抄家流放的總人數,更是幾乎達五千人。
算是近些年,第一大案。
只是李明樓在詔獄之中,莫名其妙便死了。
最后沒法再繼續往下面查,只能是結案。
蕭宇政將李明樓的房子送給姜云,便是希望用姜云的能力查一查,這李明樓案后面是否還有人。
……
“咳咳。”
姜云捂著鼻子,慢慢走進這間密室之中。
順著狹窄的通道,往下面走了約七八米,這才來到密室盡頭。
密室并不算大,只有大概四五個平方米,里面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法力流轉之下,姜云的雙眼在黑暗中,也能看清里面的情況。
密室空空蕩蕩,唯獨最中間,放著一個黑色木盒子。
這木盒子受了潮,已經發霉,上面的鎖也銹跡斑斑,姜云稍一用力,便將這個鐵鎖給扯了下來。
然后他看向木盒內,竟放著厚厚的好幾本書。
書?
姜云隨手拿起其中一本翻看起來,竟是賬本加受賄日記。
“正德二十一年,五月,江南省布政使龐云光贈送黃金五百兩,讓我給他遠房侄兒安排一個閑職。”
“正德二十一年,五月,禁軍統領李望信贈送黃金千兩,希望我在朝廷上幫他提議,將他調到錦衣衛衙門。”
“正德二十一年,六月,李望信又帶來了黃金千兩,對他順利調入錦衣衛表示感謝。”
“正德二十一年,六月,馮玉的一位遠房親戚想要調入禮部,馮玉特意派了宮中的小太監來打了招呼。”
姜云一連往后面翻了好幾頁,里面所記錄的,絕大多數都是頂級權貴和李明樓之間的交集。
“奇怪。”姜云皺眉起來,李明樓這人貪歸貪,但也給賬本中的人辦了事。
就周國內的貪腐嚴重情況,李明樓罪不至死才對啊。
他認識的滿朝文武大臣,若是愿意的話,也定能將他的性命給保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