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也是側目去瞧,就見曲無雙手中一副青蓮圖,她正盯著這一副圖出神,竟是沒有聽到他的問話。
曲正乾知道孫女脾性,若不是這畫有什么特別之處,肯定不會如此失神,于是也是仔細看畫。畫中只有一葉青蓮,沒有填詞落款,也無作畫人的文印,紙張也是普通至極,更無裝裱。
可偏偏就是在曲正乾看來十分普通的畫作,曲無雙卻是看的如癡如醉。
許久,曲無雙才如夢初醒一般回神,只是妙目依舊留戀畫上,如同見到絕世珍寶一般。曲正乾這時候摸了摸胡須,他并沒有看出什么門道,于是不解道:“雙兒,我見你望畫失神,可我看這畫和之前賣畫的許老頭所畫的沒什么差別。”
這次曲無雙聽到了,卻是搖頭道:“爺爺,此畫非同尋常,許老頭的畫和此畫作比,如螢火比皓月,畫這一幅畫的人,許老頭再苦練二十年也趕不上。”
說完,曲無雙又取來另外一幅青竹圖,同樣是如獲至寶,又取來最后一幅字,上面是一句勉勵之詞“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詞好,字更好。
曲無雙盯著這一幅字,眼中流光溢彩,如沐春風,氣息也不禁有些加重,含苞待放的胸口也是上下起伏,正所謂見字識人,這一副詞本就意境深遠,更兼雄心壯志,但配合這剛勁有力的字體,反倒是詞意被字承托而出,詞成綠葉,字為紅花,這字,絕非凡夫俗子所能寫出。
“這詞寫的好,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好詞,好詞啊。”曲正乾這時候夸獎了一聲,他一介武夫,雖也識文辨字,但所讀之書多為兵書,當然不知道這字的好。曲無雙則是無奈一笑,低聲道:“爺爺,這詞當然好,那可是當年蘇文圣所作,天下讀書人皆以此詞自勉。”
曲正乾一聽則是鬧了個大紅臉,他雖然不知道這詞的來歷,但吳國蘇文圣的大名又怎會沒聽過,當下也不好意思多問,連忙岔開話題:“既然這畫和字你都說好,那就是真好,也不知道常得貴這小子是從哪兒買來的,我叫他來,咱們問問。”
不一會兒,管家常得貴就應召而入,聽到自家老爺和無雙小姐的問話,急忙將買畫經過娓娓道來。
聽到是從一個少年郎手里買的,無論曲正乾還是曲無雙都有些失望,顯然這畫這字,不太可能出自一個少年之手,定是他人之作,不過即便如此,曲無雙還是吩咐常得貴立刻去請那少年郎入府一敘。
只是常得貴顯然要白跑一趟了,因為時林微早已經拎著一斗米,一斤魚干回到衛淵的院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