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的試卷在考官們緊張的批改中已經接近了尾聲。這次考試不乏一些答得精彩的卷子,引得考官們紛紛激情點評。
雖然閱卷要被關在貢院里一個月,直到放榜才能出去。但是,幾個年齡大的考官們很享受這種為國家招攬人才的時候,一個個紅光滿面。但是也時常因為閱到狗屁不通的卷子而大聲罵娘。
在激烈的討論當中,第一名的那篇文章反而沒有什么異義,大家很快就表決通過,反而是第二第三名讓大家爭論了一會兒。最后,將所有的名次都定好之后,才開始將糊住的姓名給公開。
然后,由書記官謄抄好考官們定下來的名次,主考官宋承先拿著名單和考卷去面呈給陛下,最后再由陛下定奪。
看著名次和名字一一對應上,在場的考官們心中也各有悲喜,因為他們中也各有子弟參加這次考試,有因此而滿意的,也有因為考的不盡如人意而嘆氣的。更有名落孫山的則臉上有些掛不住,想要快些等到放榜好,回家去好好敲打敲打他們家里那個不成器的。
但是在貢院里,沒有人表面流露出太大的情緒,避嫌是他們懂得的基本原則。
拿著名單走在路上的宋承先心里同樣十分復雜,手里的名單更是沉甸甸的。
剛才在定奪前三甲的名字時,其實他只是坐著默默不說話,看著同僚們在那里激烈的討論,最后定出的前三名也是在他意料之中,他就也含含糊糊地表示同意了。
因為這次考試有他的兒子參加,雖然別人都不知道,他也想要避嫌。要不是實相逢陌路,他甚至會勸他等不是他做主考官了再考。
可是現在,他的心里有懊悔也有欣慰。
他長嘆了一聲,畢竟現在自己跟那孩子已經沒有關系了,那么他考好考差他都不應該插手。
見到了陛下,陛下看了名單,又拿起考生們的考卷看了起來。
秉承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皇帝陛下不厭其煩地將前三十份答卷都看了一遍,中間看到有精彩的還跟宋承先討論起來。
最后,他對宋承先道“這個名次朕覺得沒有問題,到時候就照這樣公布吧。”
“是,陛下。”
“宋愛卿啊,朕要和你好好講講這位考生”皇帝抽出其中一張考卷,招宋承先湊近來看。
“這個沈芥你知道吧,朕跟你提過的,就是謝沂謝卿家推薦的那名治水之才,朕召見過他一回,今年才十七歲,這次考試竟然得了頭名。等殿試過后,如果沒有什么特殊情況,應該就是這次考試的狀元郎了,真是了不起呀”皇帝一臉驚喜,覺得撿到寶了。
宋承先心里五味雜陳,面上只能順著陛下的話道“看來陛下對此人十分欣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