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他可是衛國師的親傳弟子,有一身極佳的機巧本領,日后肯定要成為國家棟梁的。只不過他之前還跟朕謙虛,說自己學識不夠,要回家再讀幾年書的,后來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竟讓他想通了。本來朕以為他考的會是制科,沒想到卻去考的試進士科,還才學出眾得了頭名,真是沒想到呀。他哪來的精力兩頭兼顧的呀,等朕見了他,肯定要好好問問他”
“那臣恭喜陛下得此人才了”
“是吧,確實是個人才。你看他這次答的考卷,朕出的題目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皇帝搖頭晃腦地背誦了一段,顯然心情極佳“你知道的,這正是最近朕最頭疼的問題。并州地區連年大旱,住在重災區的老百姓是助他們移民好,還是在當地開鑿水渠引水源進入好,朝中大臣各執己見,爭執不下。所以朕就想著出這個題目,看看有沒有人能切中時弊,想出一些好的點子來。”
宋承先輕笑道“陛下太看得起這群毛頭小子了。”
“哎,誰說他們都是毛頭小子啦,有些年紀比你也小不了多少,比你大的也有呢。誰叫你們爭論了這么久,也沒有給朕一個滿意的答復。他們沒有進入官場,想法可能跟你們有所不同,或許會讓人耳目一新也不一定。”
“是這個道理,不過大部分人還是不敢往這么難的問題上面引,大多還是寫了孟子提出的仁政。”
“是啊,但是沈芥居然能結合當地周圍的地形因素給出一個造價極低的修水渠方案。所以他對全國的山川地理都有一番深入的研究,不然也不可能在考試的時候信手拈來。
不管他說描述的方案可不可行,至少非常詳實具體,看了讓人覺得不是做空投文章。這就更顯得沈芥這篇文章難能可貴了,他本身就精通水務,又是熟讀儒家經典,想法果然與眾不同
朕真想早一點讓他和工部的官員討論討論,擬出個具體的章程來,要是可行的話,朕就把他派過去主持修建這條水渠,只可惜前三甲照例是要入翰林院帶上一段時間的,朕也不能操之過急。”
“陛下要是著急的話,等他入了翰林院也可以提前讓他和工部的大人們進行切磋交流。”
“也是,既然他選擇參加考試了,那還不是朕的掌中之物,哈哈”
“陛下,不過此子畢竟還年輕,必須要給他時間成長啊,萬一他的這個構想還不能實踐,陛下可不要大失所望。”
“這個道理朕能不明白嗎,你放心吧,揠苗助長的事真不會做。而且朕也不能表現得對他恩寵太過,一方面是防止他恃寵而驕,另一方面呢,也不能讓他樹敵太多,朝廷里可都是眼睛看著呢。甚至就連工部應該也有不少人是抱著抵觸和敵意的心情看待他的,公輸家的事朕也不是不知道。”
“陛下明察秋毫,但是官場上為人處事的門道還是要靠他自己去摸索,陛下只要稍微表露出對他的看重,想必他們也不敢有太大的舉動。”
“宋愛卿啊,你是翰林院的主官,等他進了翰林院,你去替朕好好教導教導他,將來讓朕可以好好用他,朕相信,這樣的人才,你肯定也會喜歡吧”
“是,臣定當竭盡所能”,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