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芥去了工部才發現,工部并不像他之前想的那樣和諧。工部分為兩派,其中一派是謝沂門生,另一派則是投靠齊王殿下的公輸家人。
尚書齊鈞也跟謝沂交好,所以才會被趙宇鼓動去拉攏沈芥,但是他年事已高,不參與底下人這些明爭暗斗。
趙宇是工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是公叔家的家主公輸立方。以他們兩人為首的工部人分庭抗禮,一直暗中較勁,在朝廷的土木建設方案上也各有不同觀點。
比如這次,趙宇這邊是不太贊同公輸立方提出的重建太康殿的建議。但是因為公輸家是機巧世家,公輸立方的官位又比他高了半級,他不同意,對公輸立方提出這個方案也沒有太大的阻礙。所以趙宇是急于把沈芥拉到工部來助長自己的力量。只不過沈芥現在還年輕,也需要慢慢的培養。
在得知沈芥去工部見習之后,楚王殿下很快就找了過來。他在陛下將寶山賜婚給沈芥之后就徹底歇了想要娶寶山的心思,想要趕快找機會修復跟沈芥之間的關系。
在他心里這些兒女情長是萬萬比不上儲君之位的重要性的。
他帶了一堆禮物給工部,暗示其實主要是沖著沈芥的面子,沈芥也不好當場駁了他的面子。既然這位王爺不再為難他和寶山,他也沒有必要跟他撕破臉。
司馬淮把沈芥拉到一邊,說了幾句恭喜他中狀元的話之后,便跟他提起了皇上要工部修繕太康殿的事,問他有沒有更好的節省成本的方案。
沈芥有些疑惑道“此事下官也有所耳聞,只是這事不是工部已經提出方案了嗎,下官好像無權置喙。”
“哎,只要是為國效力,怎么能說是無權置喙呢父皇覺得最近國庫吃緊,工部提出的那個方案耗資巨大,所以還沒有答應,你有沒有更好的方案呢”
沈芥記得這事是齊王殿下和公輸立方負責的,頓時有些懷疑楚王是為了跟他們搶宮才有這一問的。便謹慎地回答道“這個嘛,公輸大人那么有經驗,提出來的方案想必已經是比較節省的了。下官畢竟沒有去實地勘察過,也貿然提不出更好的方案。”
楚王見他有所顧忌,便也沒有繼續追問,只是點點道“你要是有更好的方案可以及時提出來,畢竟這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不用顧慮太多,父皇欣賞你的就是敢想敢做,你無官職在身也去治水了,不要說現在有官職在身倒是顧慮重重了。”
沈芥點頭應是,楚王的話雖然聽著很有道理,但是沈芥又不是傻子,要為國家做事也要學會保全自己,才能更長久啊。
他還以為楚王就是說說而已,沒想到第二天朝會的時候,楚王就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向皇上建議,說讓沈芥試試,他可以提出更好的方案。
皇上還真的同意了,當圣旨傳回工部的時候,公輸立方那幫人一臉憤恨地看著他,沈芥覺得有些頭疼,這楚王殿下還真是致力于為他樹敵呀。
但是既然皇上都下旨讓他也參與制定修繕方案,他自然不能敷衍了事。為朝廷省下一筆錢,就能給災區的老百姓和前線的將士們多爭取一些利益,這本來就是他做官想要做的事。
他要是怕了公輸立方那些人,當初他們上門來挑釁的時候他也不會堅決反擊,也更加不會進入官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