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煙,南喬自己留下了,在供銷社買的點心,送給了王知秋,私下在廚房忙活的時候送的,理由是感謝她教他廚藝。
這個舉動給王知秋弄的挺不好意思的,明明是他好心幫忙自己打下手,自己卻還收人家的東西,說不過去了。
王知秋不想要,南喬就直接換了一個套路,說自己不愛吃點心,你不要,那我回頭送給其他女知青好了。
這一下王知秋就急了,我不是不想要,我只是不好意思,再者說了,就算我不要,你也不能送她們的,那算怎么回事。
為了避免東西被其他女知青拿走,王知秋硬著頭皮收下了南喬的點心,想著以后多教他一點廚藝吧,坐實了這個借口,免得其他人多想。
下鄉一個月了,在南喬有心的套話中,早就弄清楚了王知秋家里的情況,和記憶里的沒什么偏差,祖上是御廚出身。
王知秋的父親,現在就是某廠子的大廚呢,可她這一輩的兄弟,卻沒有能傳承家傳廚藝的人。
王知秋兄弟姐妹四個,大哥王解放早就工作了,她行二,和三弟王國強差一歲,前后腳下鄉的,不在同一個地方,三弟在西部那里。
家里還有一個小妹王明雪,年齡還小,南喬算了一下,等小妹到年齡的時候都沒有下鄉政策了。
王家的核心廚藝,傳男不傳女,王知秋會的算是皮毛,真正核心的東西,她都不會。
按理說應該是她王解放繼承家傳廚藝才對,奈何王解放對于廚藝一點興趣都沒有,更喜歡機械相關。
用王知秋的話說,從小到大,她爸不知道揍了王解放多少次了,也沒能逼迫成功,死活就是不學廚藝。
王老爹也是沒轍了,就拿王知秋打個樣,讓王解放看看,學習廚藝沒什么不好的,她這才一點點練成了手。
到了王國強這里,又出幺蛾子了,他不是不想學,而是沒那個天賦。
“我三弟...”王知秋說這個話的時候,也是一副牙疼的樣子:“他...太過于憨直,所以...”
南喬秒懂,說憨直是好聽的,說難聽點就是智商不足,倒不是說純傻,只能說腦子反應有點慢,記憶力也不行。
別的不說,炒菜的步驟都記不住,還怎么當廚子。
王國強體格子是真好,全家最壯實的一個,有的是力氣,下鄉了干農活絲毫不比當地農戶差。
偏偏腦子不行,記過于復雜的東西就出錯,他要是當廚子,比較適合去不列顛,反正調料基本就兩樣,鹽和黑胡椒。
家里就倆兒子,廚藝眼看著傳承不下去了,王老爹也愁啊。
王明雪就更不用說了,生她的時候,媳婦已經歲數不小了,營養也沒跟上,再加上早產,小妹的身子骨一直都不好。
看來看去,王家能傳承家傳菜譜的,還真只有王知秋一個人合適了。
王知秋是當成閑話嘮的,南喬就記在心里去了,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情報。
既然有了廚藝天賦,那就不能放過王家的傳承,大不了將來他和王知秋有了孩子后,讓兒子跟著王家的姓就是了。
作為現代人,南喬根本就不在意姓氏的問題。
傳宗接代?
得了吧,家里又沒有皇位要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