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太后那里還在病著,心病難醫啊,她是最怕的,只能不斷的自我欺騙,想要解釋自己都是被逼的。
南喬忙著自己的事,還真顧不上攝政王和孫太后那邊。
孫太后借口自己生病,怕傳染給了皇帝,都不用他去請安了,也是她不敢見自己的兒子。
南喬巴不得如此呢,正好,自己還能多睡會,當小孩子就是這一點不好,總是需要太多休息時間。
從貪官污吏這里弄到的錢財,轉頭就交給江知恩了,讓這個老太監出宮,用自己的關系,去拉起一支監察隊伍。
錦衣衛的那一套流程,南喬已經寫出來了,筆記本電腦里保留著好多有用的資料,照抄下來就是。
江知恩看過后驚為天人,皇帝陛下小小年紀就能思慮這么周全,天佑我大夏啊。
時間一天天過去,又是一次大朝會,這一次攝政王都沒出現,在家里齋戒抄經呢。
沒有攝政王主持朝會,南喬就自己來,換了以往,這群文官早就跳出來反對了,可現在一個多話的都沒有。
坐在上面的只是一個小皇帝,可小皇帝的背后有太祖呢,誰特么敢招惹。
兩次天譴,讓所有人都怕了。
只要南喬不給這群人逼到絕路上,他們也輕易不敢魚死網破。
文官集團就是這樣,豁不出去的時候,只會不斷的妥協。
文官們退一步,南喬就進一步,攝政王一派和文官集團之間的爭吵,南喬直接就給拍板了。
“行了,別吵了,就按照趙愛卿的方法來吧。”南喬一錘定音,下面的文官張張嘴,最終還是沒敢說出什么來。
幾件事下來,文官集團也有點習慣這個節奏了,其實本質上也沒啥變化,能拿出來說的事,怎么都是對他們有利的。
小皇帝沒有全盤推翻文官集團和攝政王一派的做法,那就都是可以接受的。
何況小皇帝也不是偏向誰,這一次站在文官集團的立場了,下一次可能就贊成攝政王那邊的人了。
也有文官看出來了,小皇帝很聰明,他選擇都是相對較好的選項。
不能小覷這個年僅8歲的皇帝陛下啊。
正事聊完后,南喬想到了什么,問道:“又到了科舉之年,今年的考試,胡愛卿可有準備?”
禮部尚書胡哲越眾而出,躬身行禮:“回陛下的話,臣已經在操辦這些事了,斷不會出了差錯。”
“很好。”南喬滿意的點點頭:“朕相信胡愛卿的能力,太祖也相信。”
一句話,說的胡哲背后都冒冷汗了,本來還有的小心思,這一下子全都縮回去了。
胡哲內心里已經打定了主意,今年的科舉,從院試開始,直到會試結束,絕對不能搞出任何的幺蛾子。
往年還有走關系的,今年打死他都不敢這么做,科舉舞弊這種事,別想了。
胡哲可不想因為一場科舉,自己全家再遭遇了天譴。
這件事不但他要格外的注意,也要將思想傳遞下去,免得地方上那些混蛋胡搞亂搞,再連累了自己。
“臣謹記陛下教誨。”胡哲回應著,再次回歸班列中。
南喬敲打了一次后,也就不再說這件事了,考秀才和舉人不算什么,但考進士絕對不能出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