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劇情里面,就有一個叫做張彥的舉人,因為懷疑科舉存在舞弊而被打壓,不但剝奪了功名,還被下了大獄。
這種敢質疑朝廷的人,斷然不能讓對方活著。
張彥的好友花費了巨資,好不容易才將他給弄出來,用死囚代替了張彥。
不要懷疑大夏朝官員的貪婪,禮部能為了科舉的事陷害張彥,刑部的人也能為了錢,將張彥給偷摸放出去。
張彥一路逃離京城,滿心都是悲憤,對大夏朝徹底失望,轉頭就去投靠了男主沈安林,成為了其麾下軍師。
可以說,男主能一舉奪取天下,除了他自身擅長的理科知識之外,最大的倚仗就是張彥。
張彥基于男主,就像是諸葛亮對劉備一樣重要,是張彥提出了發展規劃和政治戰略目標,引導著男主一路前行。
同時,張彥也像是劉邦的蕭何,在男主率領部隊出征的時候,后勤的事務,全都是張彥在做。
除了軍事上不是很擅長之外,張彥簡直就是一代名相的種子,新王朝建立后,他也確實擔任了丞相職務。
男主沈安林推翻大夏,那也是為了自己當皇帝,斷然不會弄出什么共和制或者民主制,依然是皇權至上的封建制度。
所以新王朝沒有什么君主立憲制的說法,也不會出現總理這種職務,最多就是丞相。
也是男主為了偷懶,將國事交給丞相張彥處理,他最后批復就可以了。
張彥就相當于總經理,能在這家公司做多久,就是上面一句話的事。
南喬肯定不會放過這種人才的,明年春闈,張彥就會參加科舉,只要禮部不鬧出幺蛾子,張彥必然榜上有名。
這是離得近的,南喬能夠提前一步收攏到自己手下,那些離得遠的,他就沒辦法了。
有些男主那邊的大將,前期根本就沒交代來處,找都不知道去哪找。
知道一點底細的,都是男主的發小,這個時候已經跟著男主造反了,拉攏不過來。
也不能百分百確定,南喬準備等監察司成立后,派人過去下蛆,能拉攏來最好,拉攏不來,也要搞得對方離心離德。
至于收服男主這件事,南喬直接放棄了,做不到。
當地官府逼死了男主在這個世界的父母,雙方有著血海深仇,根本化解不開。
想要收服男主,唯一的辦法就是給對方逼上絕路,這個就要靠硬實力了,暫時南喬是沒有的。
任何事情都需要一步步來,先整頓腐敗的官場,給這群人弄老實后,再考慮下一步。
科舉之后,南喬就準備大力發展工部了,男主倚仗的那些東西,他也會啊。
也就是輕易離不開京城,否則對上男主,真就是一槍的事,實在不行,他還可以站在城墻上扔高爆手雷呢。
南喬沒將男主當回事,他的目標也不是男主,而是怎么中興大夏朝。
暫定的十年計劃里,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儲備,一點點替換掉腐朽的貪官,讓朝堂之上重新煥發生機。
這些都需要時間,也需要人才去做這些事情。
所以南喬才格外看重張彥,一來是這個人的能力很強,二來也是張彥有自己的圈子。
男主麾下不少文官,都是張彥給拉攏過去的。
眼看時間差不多了,南喬做了最后的總結:“皇叔在王府中靜養,眾愛卿有難以決斷的事情,不妨呈給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