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不同,文武百官的做法也有所不同。
換了以前,這群京官和權貴們的損失,那必然要靠下面的地方官來彌補,然后損失了的地方官,再搜刮治下的百姓。
現在有皇帝陛下和太祖在這里盯著呢,京城內刮起來的又是這么一股子風,導致京官和權貴們根本不敢做多余的事。
誰也不敢頂風上,這個時候去搜刮地方官的財產,簡直就是主動將腦袋送給皇帝陛下去砍啊。
文官集團的勢力大大不如原著,他們的關系網里面也有手握兵權的武將,可這群武將現在啥也干不了。
城防軍的統領姜宏,那是鐵定站在皇帝那邊的,他閨女可是未來的四妃之一呢,他怎么可能會跟著日漸沒落的文官集團走。
城防軍防止城內出現動亂,文官集團挑撥百姓鬧事又不是一次兩次了,先帝時期就發生過,逼迫著先帝不得不妥協。
南喬可不慣著這些臭毛病,有鬧事的直接抓起來,反抗的當場格殺。
宋劍忠率領著天子親軍負責抓人,往往一抓就是一串,三親六故之類的,簡直不要太多。
監察司的眼線遍布整個京城,哪里有點什么風吹草動,公羊逸就帶著特種部隊過去了。
某些不甘心的權貴和官員聯合在了一起,想要搞一波動亂,爭取一線生機。
這邊剛剛打開家門,無數的奴仆還沒等沖出來呢,就看到外面的特種部隊已經擺開了陣勢,每個人手里都拿著連弩。
連弩是顧清婉弄出來的,專門配備給了特種部隊,有這玩意在手,來多少敵人都是送菜。
想要發動叛亂的人都被消滅了,幸存下來的京官和權貴變得更老實了。
李進忠作為皇帝陛下的心腹,那句話肯定不是隨隨便便說出口的。
有人就領會了皇帝陛下的意思,這群京官和權貴已經掉坑里了,何不將那些地方官一起拽進去呢?
大家都一起掉在坑里,那才叫公平嘛。
大夏朝的官員,幾乎人人都有派系和靠山,最頂層的就是那群京官和權貴。
當京城的風吹到了地方上后,那群地方官又收到了上面的來信,一時之間,他們也麻了。
彌補曾經犯下的過錯,說的簡單,做起來難啊。
在這群地方官看來,皇帝陛下的威嚴和朝廷的法度,根本就沒啥傷害性。
可大佬的話不聽,那他們這個官就算當到頭了。
思來想去,地方官們也沒轍了,聽話吧。
絕大多數的地方官都按照大佬的指示,開始彌補自己的過錯,賠付治下的百姓。
也有那種頭鐵的,估計是犯下的事太大了,想彌補都彌補不了的。
這種地方官,大佬們也不留情了,直接就將名字報了上去,等著監察司去收拾局面吧。
大夏朝刮起的這股風,一直持續了好久,南喬都15歲了,這場風波才算過去。
被處理的官員和家眷、親屬,簡直不要太多。
真就是殺的人頭滾滾,能被砍頭都算好的了,還有那種腰斬和凌遲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