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喬的大夏沒有民主的概念,就是獨裁,他說什么,底下人就聽什么,然后老老實實去干活。
這種管理模式,最大的反饋就是效率極高,特別是問責制度的應用,誰干不好,一目了然。
沒有人敢糊弄皇帝陛下,那是找死。
大夏朝的文化改革也在一點點推行,核心肯定是‘忠君報國’,這個不能變,可以說,這種思想貫穿了大夏人的一生。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體現出這種宣傳教育。
現代化的知識要學,圍繞著中心思想去學,誰要是政治思想不過關,那就沒有出頭之日,會被大夏朝的一切所排斥。
誠然,這種教育方式,在某種程度上禁錮了普通人的思想,但作為皇帝,南喬需要的就是這種模式。
屁股決定腦袋,坐的位置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
大夏朝的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飛速發展,南喬把控全局,將事情交給下面的人去做,最累的人就是張彥。
原著中這個堪比諸葛亮和蕭何的人才,南喬怎么可能讓對方輕松下來,為了避免張彥猝死,靈泉空間里的珍貴草藥,那是可勁的給安排上。
有時候補的張彥都鼻孔竄血了,精力旺盛的不行。
南喬也沒忘了自己的天賦傾向,木工活,這個就變成了他的愛好。
閑暇之余,南喬就學著做木工活來充當娛樂,為此還征召了不少手藝精湛的老木匠,跟著人家學。
有那些號稱墨家傳人的,也都被監察司給挖出來了,真真假假一大堆。
冒充的直接下獄,真有傳承的送去京城。
10年時間,大夏朝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民生方面早就全國推行了高產農作物和雜交水稻,軍事方面,新軍已經訓練完成。
軍制改革早在五年前就完成了,南喬一直在等,等海軍造船。
想要討伐半島和霓虹,關鍵就要看海軍。
依靠著陸軍遠征半島,耗時太久,不如直接乘坐戰船。
時年63歲的滿桓,親自擔任統帥,指揮著陸軍,公羊紹指揮著海軍陸戰隊,數不清的戰船揚帆出海。
這也是大夏新軍的第一戰,沒有著急消滅半島棒子,主要目的是練兵。
棒子根本擋不住大夏軍隊的攻擊,再堅固的城墻也架不住炮轟,更別說大夏朝已經開始用熱武器了。
棒子想要投降,滿桓不接受,他是為了練兵來的,你們投降了,我們還打個屁啊。
再者說了,來之前皇帝陛下說了,不要相信任何的棒子,能殺光就殺光,殺不光就當奴隸。
為了練兵,大夏朝在半島肆虐了一年之久,明明勢如破竹,偏偏穩扎穩打,用棒子們的命來給自己刷經驗值。
殺到最后,棒子都沒剩多少人了,全部被打成了奴隸,整個半島一片狼藉。
大夏軍隊得到了足夠的歷練后,南喬開始了自己的霸業,國內的科研繼續,蒸汽機已經被研究出來了,下一步就是鋪設鐵路。
雙管齊下,大夏軍隊回國補給后,再次征討霓虹。
國內則是開始鋪設鐵路,準備運兵南下,攻占南洋諸國。
如此又是10年過去,草原異民族建立的國家終于有所成效,開始了擴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