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腿走路’的辦法,好處雖多,但卻被趙瑞龍一票否決。
趙瑞龍給出的理由很簡單。
龍國商飛本就要和西方的波音空客搶飯吃,西方哪能那么好心,提供又好又不貴的現役發動機?
即便要提供,也不知道需要談判多少年,談成了后,售價、產量、供應周期等都是別人說了算。
一架就需要裝兩臺發動機,你想年產上百架大飛機?
可人家就只給你提供幾十臺發動機,你能咋辦?
一問就是材料供應不暢、生產過于繁忙等各種理由。
而且就不提供最先進、最省油的。
說幫忙在西方通過適航取證,也毫無實際行動。
如此既暴賺你的錢,還不幫你的忙,你能咬他一口?
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
航空發動機這么缺一不可、至關重要的部件,豈能受制于人?
而且斷了從國外引進的這條路,還能更加專注的走自主國產化這條路。
否則老想著自主研制不好,還可以從國外引進。
就不會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勇氣。
當然。
這只是趙瑞龍,一票否決之時,給出的理由。
還有一個原因,趙瑞龍沒說。
那就是作為穿越者的他,深知西方的一貫套路。
穿越前的那個世界,國產大飛機項目就上了當。
從論證立項到首飛成功,再到投入商業運營,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經費。
小批量量產之后,產能一直提不上去,國外的適航取證也進展緩慢。
哪怕陸陸續續生產了很多架,已經安全平穩運行了很多架次,輸送了大量旅客。
可是包括發動機在內,大量核心部件和系統受制于人。
不僅價格不菲,還供應不足,導致成本壓不下去、產能也提不上來。
通過國外的適航取證,打開國際市場更是遙遙無期。
所以……
穿越來到這個世界的趙瑞龍,當然要避免重蹈覆轍。
尤其是國產大飛機項目,是自己一手主導重啟的,自己還提供了大部分資金。
誰出錢,誰就是大爺!
趙瑞龍當然就有一票否決權。
有趙瑞龍掏錢買單,高層當然也樂意讓國產大飛機用國產發動機。
況且軍用發動機都搞了那么多年,各方面也算是有些經驗和基礎。
不試一試,又怎么知道不行呢?
這樣一來,蔡曉樺就壓力巨大了。
雖然不管軍用還是民用,都是航空發動機,并不算跨行跨界。
而且趙瑞龍還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了一份特別詳實的研發方案。
但畢竟是應用于不同領域的發動機,側重點不一樣,用戶需求大不相同。
“蔡工,開弓沒有回頭箭,都這時候了,你再怎么擔心也沒用,干就完了,反正即便沒搞好,虧錢的和擔責的,是我也不是你。”
趙瑞龍話音剛落,蔡曉樺就扭頭側目說道:
“花那么多錢,請那么多人,組織協調那么多單位參與,現在就連研發制造基地都開工建設……你說我要是毫無壓力,未免也太不負責了吧?”
趙瑞龍略略點頭。
從大飛機項目重啟以來,真的是每天都在燒錢。
因為一架現代化的噴氣式客機,技術組成太龐大太復雜了。
不僅要適應惡劣復雜的氣候環境和工況條件。
還要確保經濟、舒適、安全、可靠……
所以哪怕只是駕駛艙和客艙玻璃,都要經過精心設計、反復試驗、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