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芬神情黯淡。
頓時一點兒胃口都沒有了。
放下碗筷,無奈的一聲嘆息。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含辛茹苦的將女兒撫養長大,結果到米國留學,就一去不復返。
作為母親的吳慧芬,心里當然無比難受。
想起分娩時的疼,想起女兒幼小時的哇哇啼哭。
想起蹣跚學步、咿呀學語,想起她第一次清晰明亮的喊媽媽。
想起教她讀書寫字、洗碗炒菜、唱歌跳舞,教導她歷史文化和做人禮儀。
想起她半夜發燒咳嗽,抱著她冒著大雨連夜去醫院,她每咳一聲就如同心被刺一刀……
往事歷歷在,仿佛快速播放的電影,一幀幀畫面不斷閃現于腦海。
盼著她健康成長,盼著她幸福快樂。
可結果呢?
一去米國留學,兩三個月才來一次電話。
每次來電話,就是要錢,噓寒問暖的關心都沒幾句。
所以兩口子才篤定,女兒畢業后很有可能不會回國。
一定會想方設法留在米國,編造各種理由。
比如只有加入了米國國籍,才能進入更高級的實驗室,更好的開展科研。
因此。
丈夫說就當沒有這個女兒。
吳慧芬知道,這還真不是氣話,女兒高芳芳是真做得出來。
“好啦,哭什么呀?”
高育良扯了兩張紙,遞給妻子。
“趕緊擦擦眼淚把飯吃了,咱倆待會兒下樓逛逛,好長時間沒回學校,挺懷念的。”
吳慧芬接過紙巾,輕輕擦拭眼淚。
“你說,咱就不能想個辦法,讓她回來嗎?”
“怎么想辦法?”
高育良苦笑反問道:“你可是歷史學教授呀,你難道不知道,人一旦形成了認知觀念,就很難改變嗎?”
“侯亮平和鐘小艾都結婚那么多年,鐘正國都落馬,侯亮平也跟著遭殃要進去了,女兒肯定也早就淡忘了他。”
“所以她不愿意回國的主要原因,顯然已經不再是侯亮平,而是她打心眼里覺得待在米國好,更能學到東西,也更有未來!”
吳慧芬嘆息搖頭,無奈的苦澀一笑。
“米國作為當今世界的頭號強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先進的尖端科技、繁榮的市場經濟,還有自由寬松的社會氛圍,是挺吸引人的。”
高育良深吸了一口煙,不急不緩的說道:
“我看瑞龍真是說得沒錯。”
“咱們昏睡百年,近現代落后于西方。”
“實力上本就存在一定差距,思想文化還被滲透,以至于很多人都形成了固定認知。”
“不僅認為只有西方講信用守規則、有公平的法治理念,作為西方之首的米國,更是堪稱人類文明的燈塔,是充滿民主與自由的完美國度。”
“還覺得只有西方才懂得發明創造、技術創新,而咱們龍國人只懂得抄襲模仿、粗制濫造,生產的東西看似便宜,但性能和質量卻遠不如西方。”
“甚至還篤定咱們無論怎么奮力追趕,軍事、科技、工業、醫療、教育、經濟、基建等所有領域都不可能追趕上西方,必須忍氣吞聲才能茍延殘喘。”
“而有這種認知的人還不少,他們絕大多數連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都不知道,更沒有去過任何一個西方國家深入調查研究,很多消息都是道聽途說,但無比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