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國內外已經有不少的經驗教訓,房地產是不能當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來搞的,否則會出大問題,遠的不說,就說跟咱們隔海相望的櫻花國,不就是最直觀的反面教材嗎?”
鄭鑫榮和何智淼都紛紛點頭。
作為米國干兒子的櫻花,是亞太州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
二次大戰后,靠著米國的投資拉動,靠著自身努力發展外貿出口,櫻花的經濟迅猛騰飛。
再加上自身國土面積有限,人口十分稠密,就更有利于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了。
官府為了多賣地,房產商為了多賣房,銀行為了多放貸,三方迅速聯動,不斷推高房價地價。
而房價持續上漲,也激發了民眾的投資和購買熱情,大家爭先恐后的買房,生怕買晚了買少了。
在無數人的認知里,大家都覺得房價不可能下跌,能一直漲。
賣地收入持續增長,讓官府有了更多的資金用于投資基建、改善民生、增強國防,銀行將大量儲蓄發放為了大量房貸,躺著也能賺利息。
而且房價不斷上漲,房產商及其供應商,大量的勞務工人,也都賺到了錢,有房一族也好像賺到了,哪怕只是賬面上的財富,不一定能變現。
在這場房地產經濟的狂歡中,似乎并沒有人吃虧受害,都獲得了好處。
整個櫻花的國民經濟,也在房地產的驅動下,持續上漲。
以至于曾有人放出豪言。
賣掉東井,就可以買下整個米國!
然而……
世上哪有完美無缺的好事?
也沒有左腳踩右腳,就能飛上天的奇跡。
小小一個櫻花國,人口是有限的,能買房的人自然也是有限的。
當各種宣傳誘導都不起作用,當購房潛力日漸枯竭。
為了刺激經濟,為了拉動內需。
櫻花國開始了一系列的救市。
降房貸利率、降首付比例、解除限購……
種種手段,除了救市之外,也是在用民眾的負債,降低金融機構的負債,從而降低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讓更多民眾掏空家底背上房貸,成為金融系統的供養者,透支未來二三十年的血汗錢,接盤一年比一年貶值的普通房產。
當各種調控手段都不見效,就干脆開始大放水,但放水也是進富人錢包。
他們通過炒高核心圈層的豪宅價格,制造賬面財富,通過銀行獲得更高貸款額度,收購更多的豪宅,進而形成資源壟斷。
富人可以玩,放心玩,因為他們根本不怕房價下跌,因為抵押的豪宅價格,都是銀行評估的,銀行哪敢輕易讓豪宅貶值?
豪宅除了居住屬性,還具備了投資價值,也成為了資本的記賬單位,銀行眼里的極品抵押物,官府眼中的稅收提款機,更是富人圈層的通行證。
等富人用杠桿資金,把豪宅炒上天的時候,消費不起的普通民眾,就漸漸被擠出了核心區域,被迫接盤郊區的普通房產,并且還在不斷的貶值。
當金融規則默認資產越多的人信用越好之時,這就是一場合法的搶劫。
富人一邊用通脹稀釋債務,一邊用資產收割窮人,而窮人買不買房,財富都在被無形收割。
而當各種寬松政策、金融手段,都不再起作用。
櫻花的房地產經濟泡沫,也終于不再膨脹。
誰也不敢刺破泡沫,那么高昂的房價要通過持續通脹化解,自然會讓底層民眾承壓遭殃。
咬牙掏空家底也買不起房,承擔不起房貸,還要被持續上漲的物價折磨。
越來越多底層放棄奮斗,不戀愛不結婚更不生兒育女。
還管它通脹不通脹,反正消費方面,都已經能省則省。
當有這種思想和行為的底層民眾越來越多。
當房地產不景氣,內需消費低迷,外貿出口也無法有效拉動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