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把話說這么明顯了,你還不懂嗎?”
“人家漢東有趙瑞龍這個財神爺瘋狂砸錢,你沒有,咋辦?”
“要從老百姓身上搞錢,醫療肯定是不行的,現在看病難、治病貴,已經民怨沸騰了。”
“而住房呢?整體經濟上不去,地價房價漲不動,房地產開發商沒啥積極性,你賣地也搞不到多少錢。”
“唯一能搞的,就只有教育!因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咱們民族從古至今,都很舍得在教育方面花錢!”
看到廖晨曦還一臉茫然的樣子,葛鈞山真的要氣得罵他廢物了。
腦子咋就那么笨呢?
不過要不是腦子笨,聰明過人的改革派,也不可能追隨自己。
暗暗嘆息一聲,葛鈞山只好耐心解釋道:
“我的意思是,把教育搞成一門生意,懂嗎?”
“既然是生意,想要賺錢,就必須要制造差異化的需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從而實現牟利。”
“比如有一所口碑不錯的公辦小學,很多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入讀,這個需求不就可以用來賺錢嗎?”
“傳統的手段,是直接收家長們的建校費、借讀費之類的,但這樣搞錢太慢也太少,很容易就被下面的人分了。”
“你劃定一片區域,說只要是這片區域戶口的孩子就能入學,暫時沒戶口也沒關系,只要去買了商品房就能落戶。”
“你想想,為了孩子能讀好的學校,家長們能不掏錢買房嗎?而且錢不夠也沒關系,找銀行按揭貸款嘛,貸它個二三十年。”
葛鈞山這么一說,廖晨曦瞬間如夢初醒。
啪的一聲。
廖晨曦猛的一拍大腿。
“老葛,你可真厲害呀!”
“這一招‘無中生有’可真是太厲害了呀!”
“買房的人多了,那房價地價想不漲都不行了!”
葛鈞山輕哼一笑。
將荔枝去核后,放進嘴里咀嚼。
“這就厲害了嗎?”
“你要是足夠聰明,你就知道多賣地、賣高價,不能只限定一個區域。”
“最好在所有城市,都搞限制戶口入學,同時削減農村學校的投入,甚至砍掉一些學校。”
“一旦優質教育資源向城鎮集中,家長們為了孩子讀書,就不得不在城鎮買房,需求不就來了嗎?”
廖晨曦點頭如搗蒜。
“對對對,我覺得光是集中教育資源還不夠,最好把醫療資源也集中。”
“村鎮沒法療傷治病,那老百姓不想經常往城里跑,那不就得買房嗎?”
“而且涌入城鎮的人多了后,公辦的醫療教育資源不夠,自然就會有人投資搞民營的。”
“要建民辦學校、民辦醫院,就必然要買地蓋樓,要招聘醫護人員和教職員工,這民營經濟不就來了嗎?”
“而且民間資本投資辦學校和醫院,為了吸引有錢人消費,他們肯定愿意下血本,提供比公辦更加優質的服務。”
“他們大規模的挖人招人,就必然會拉動相關人才的就業需求,大學生好就業,那就必然會有更多人愿意讀大學。”
“這么一來,就肯定有人愿意斥巨資,買更大的地皮、蓋更多的樓、招更多的人,打造一所所民辦大學……”
廖晨曦越說越激動。
此時此刻的他,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
找到了激發市場活力,發展民營經濟的絕世神功!
葛鈞山唇角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