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選劇本
參加這種決策性會議的人,除了梅雪,另外兩人都是三樓的商業精英,一個是費云霄,一個是顧蘭溪非常倚重的專業人才,特別擅長數據分析的張海東。
梅雪深諳娛樂圈運營規則,費張二人最了解資本尿性,幾人坐到一塊兒,可謂強強聯合。
會議室關上,先檢查一遍房間里是否安全,確保一切無誤,才關上門窗,正式開始討論。
“這些都是經過我初步篩選過后,質量很高,團隊靠譜,檔期也合適的本子。”
開會的地方在三樓,梅雪上樓的時候,抱了一摞資料,放到桌上,成扇形攤開,卻是七本統一裝訂的劇本。
“我統計了最近十年的數據,因為資本大量涌入的原因,內地每年正式上映的電影,在400-500部之間,但流量影響過大,導致資本泡沫嚴重,兼具藝術性、商業口碑或國際影響力的高質量國產作品,約莫只占5%到10%。”
張海東一張嘴就是詳實的數據,完了也不多說,只把眼神落到梅雪面前的劇本上。
意思不言而喻。
這數量也太少了。
見金絲眼鏡都擋不住他眼底的探究,梅雪無語,倒也耐心,溫和的給他倆解釋:
“理論也要結合實際才可以。
“首先一個,業內大型商業片或主流電影,基本上提前半年到一年就已經把女主敲定了,老板不喜歡無縫進組,再加上《潛伏》是主旋律電影,不可能軋戲,我這邊是在電影拍到三分之二的時候才開始篩選劇本的,所以有很多年后開拍的電影,我們就趕不上。
“而且,老板規矩,只接有完整劇本的戲,很多仗著導演大牌,劇本都沒定下來的,風險太大,不納入考慮范圍。
“再者,雖然我應該無腦吹自家老板,但不可否認,圈子里還有其他優秀演員,我們老板也有不適合的角色,人家選角的時候,不會把她納入考慮范圍。比如一些需要女主更有閱歷一點的。”
見他倆看著自己,想著以后還要磨合,才能合作得更好,她又嘆口氣,解釋了下:“有的電影,人家要老的,咱老板太年輕了,形象不合,知道吧?”
“抱歉,我不太懂一些業內約定俗成的東西。我下次會嚴謹一點。”
這還是他參加工作以后,第一次做娛樂圈項目。
雖然老板前些年也演戲,但她更多是演著玩兒,并不指望靠這個掙多少錢,所以把投資與娛樂圈那邊分得很開。
像現在這樣跨界合作,不僅梅雪不習慣,他和投資工作室的同行也不習慣得很。
“沒事,我們雖然處于不同的團隊,但有各自擅長的東西,剛開始合作,磨合是難免的,日子久了就好了。”
梅雪上了年紀,又有閱歷,沒幾句話就掌控了會議主導權,開始把倆金融男當工具人使。
“對了,還有一點忘了說,為了不拉低格調,繼前年的《熾熱之夏》之后,老板不再接甜寵愛情劇,考慮國際辨識度比較低,演員容易被定型,古裝仙俠片也被我篩掉了,這就進一步縮減了可選范圍。”
談起正事兒,梅雪很認真,很有點錙銖必較的味道。
張海東不由紅了耳朵。
“好的梅姐,你繼續講。”
取得主導權,梅雪開始侃侃而談:
“繼《潛伏》這部主旋律電影過后,我們下一部電影最適合的選擇方向有三個,第一,鞏固演技地位的高口碑文藝片,第二,同時沖擊票房與口碑,商業與藝術達到平衡的頭部作品,第三,可以擴大國際影響力的中外合資電影。”
梅雪說著拿了兩本出來,放到一邊。
“第一個,文藝片的話,有利于沖獎,我們不僅缺乏國內獎項,國際獎項也只得過一個戛納女配提名,需要好好謀劃。戛納,柏林,威尼斯,都是對華語片比較友好的地方,隨便去哪個紅毯走走,憑你的外表就能讓人產生了解你的欲望。
“特別提一嘴,最近幾年,民眾民族認同感越發強大起來,為了形象考慮,東京電影節需要慎重對待。”
顧蘭溪拿起來,簡單翻了翻。
兩個劇本,一個叫《心香》,講的是一個聾啞女孩自強不息的故事,一個叫《無人認錯》,是一個看似溫馨,實則冷漠,讓人細思極恐的人性探討片。
前一個關注弱勢群體,著眼女性崛起,挺不錯的,但顧蘭溪拍過《春日》,那同樣是一部與女性力量有關的電影。
翻過一遍,顧蘭溪也沒說哪個好哪個不好,或者哪個喜歡哪個不喜歡,只把兩本劇本疊一起,放到了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