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拒絕
“剛趁著你們聊天的時候,我查了下,他們這一路北上,遇到太多人了,有很多人都拍了視頻和照片發網上,我剛已經讓人整理出來了,所以有個想法……”
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一向是顧蘭溪的行事準則。
她和梅雪合作,雖然很多時候,最終決策權都在她手里,但她并不獨裁,還是很能聽得進梅雪意見的。
“你說說看?”
“我打算聯系《華夏日報》,采訪一下楊樹明,這對你的名聲很有好處……”
之前因為救助孕婦,《華夏日報》的記者胡桃特意跑了一趟開元縣,給顧蘭溪做了個專訪。
現在楊家人北上還錢,等于給這件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比起單向付出,雙向奔赴總是更讓人感動,這是全國人民都喜聞樂見的事情,對她的正面形象非常有益,能大大提升她的國民度。
不可否認,圈子里普遍認為電影咖比電視劇演員地位更高。
拋開國際知名度和藝術高度不談,單論商業價值,接代言的時候,電影演員都更受高端品牌青睞,比如奢侈品、汽車等,電視劇演員則接化妝品和快消品更多。
但論國民度,在這電視機家家戶戶都有的年代,伴隨作品的高頻次曝光,電視劇演員的影響力是全年齡段、廣范圍的,電影演員的影響力,卻受電影低頻次高爆發的特點影響,是聚集性的。
顧蘭溪從出道以來,連綜藝節目都只參加過一次,其余時間,全都在演電影。
事實上,她的國民度是比不上很多電視劇大花的。
很多沒有看電影習慣的人,怕是根本不認得她。
這一點,從她的廣告邀約就能看出來。
找她的,都是電器、汽車、相機、露營裝備這種,要么高端,要么專業的東西,像飲料、零食、日化產品這些,她和那些電視劇大花比起來,競爭力就要差得多了。
為了彌補她的短板,梅雪的策略是,讓她學霸人設盡量出圈,同時,多做社會性的宣傳。
比如《華夏日報》這種官方媒體,以光偉正的形象登上去,就是很好的選擇,可以說,次數越多越好。
然而顧蘭溪卻搖了搖頭。
“楊家人都是普通人,太大的名氣,對他們來講,并沒有好處,說不定會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甚至毀了他們的一生。”
輿論是把雙刃劍,一旦操控不好,就會反噬己身,還是殺傷力巨大那種。
她是娛樂圈混了好幾年的,手下又有靠譜的團隊,尚且不敢小視,楊家人就是山里養牛養豬的,盯著他們的人多了,人無完人,難免挑出他們的缺點來,網友大多不帶腦子上網,一不小心就會迎來網暴。
普通人很難在網暴之下保持平常心。
說她冷酷也好,說她無情也罷。
上次接受采訪,并同意梅雪安排人去采訪楊樹明,是因為那時候她對這一家人印象很差,根本不在意這樣做,是否會給這一家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她把他們當做工具人,只為成全自己的名聲,達到自保的目的,毫無愧疚之心。
因為她實打實的厭惡這一家子。
甚至連那還未出襁褓的“耀祖”都沒放過。
現在卻不一樣了。
楊家人做事,的確有讓她不喜的地方,但接觸下來,就會發現,他們也不是毫無可取之處。
老實講,她甚至有點后悔,為自己之前的武斷。
雖然不想把鍋甩給年紀,但事實證明,只有歲月,才能教會她成熟。
梅雪沒想到她竟會為楊家人考慮,不由長嘆口氣,還想繼續勸,顧蘭溪看看時間,突然改變主意,打算去跨年晚會看陸南亭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