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宗主身邊的徐子清提點了一句。
“諸位師弟師妹,可莫要覺得自己的問題太過淺顯而閉口不言,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更何況,在宗主面前,所有的問題,都是淺顯的,沒有什么區別。”
於是,諸多同門開始一一提出自己在修行上所遇到的難題。
這些問題,多是修煉靈力境界方面,有很多也正是宋宴面臨的問題。
經陳臨淵寥寥幾句點撥,便豁然開朗。
輪到宋宴,他問了一個有關於御劍之術的問題。
宗主親自講道的機會太少了,他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問一些劍道相關。
這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宋宴這個人擅長御劍之術的事,已經是人盡皆知了。
不會太突兀。
隨后的幾個月,宋宴的問題開始由淺入深,已經提及劍意相關,周圍的弟子完全聽不明白了。
只道是這位宋師弟自有奇遇機緣,專精劍道而已。
這幾個月,宋宴的狀態極佳,無論是靈力境界,還是劍道修煉,精進飛速。
不僅神魂已經完全恢復,而且在第三個月的時候,劍靈閒閒便甦醒了過來。
雖然還很虛弱,但總歸無恙。
有時,小禾修煉之余,會離開洞府,四處轉悠。
宋宴憂心蛇寶離開太遠,深入危險之地,會派閒閒跟著些。
到了第五個月的十四這一日,洞天境之中除去宗主之外,已經只剩下了徐子清、秦嬰和宋宴三個弟子。
徐子清是因為他是宗主唯一的記名弟子。
到了這時,有關於境界修煉的方面,多半疑惑都已經在此前其余同門提問時解答。
而劍道的修煉方面也已經沒有什么可問的,剩下的需要自己去摸索體悟。
畢竟劍道最重要的劍意和道心,人人不同,沒有一模一樣的。
所以,宋宴問了一個特別的問題,
“宗主大人,劍修的劍意,該如何形成神通”
他看過了許許多多的古籍,也努力去儘可能地了解有關劍修的一切。
可是如同劍意參悟,劍道境界、神通,這些實在是很模糊。
未免陳臨淵誤會,他又找補了一句:“弟子並非好高驁遠,只是好奇,也想提前往這個方向去努力。”
宋宴猜測,陳臨淵應當是有劍道神通的。
儘管太虛化書中說過,金丹境界便參悟神通的修士極其少見。
但劍道修士在這一方面的優勢是得天獨厚的,再加之他認為自家這位宗主大人多半也是不世出的奇才,擁有劍道神通的可能性極大。
故而才有此一問。
沒想到陳臨淵微微一愜,神色有些古怪,似乎是欲言又止。
場面一時間有些沉默。
片刻之后,這位宗主大人還是搖了搖頭,說:“不知道。”
“沒有這種說法。”
不只是宋宴,這下連秦嬰和徐子清都愣住了。
怎么問了一個連金丹境修士都無法回答的問題啊。
秦嬰皺了皺眉,心道這位宋師弟,是否有些眼高手低,裝神弄鬼了。
宋宴心中先是疑惑。
沒有這種說法難不成是自己對於此道的理解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