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立德的房子比想象中寬敞整潔。
雖然并不是很富有,不過女主人麗特顯然是個很有格調的女人,把這個小家收拾得干干凈凈。
“坐吧。”
把眾人請到客廳,幾人在沙發上坐下。
跟宋和平以前去過的msl家庭不同,這里的擺設多偏向于歐式。
哈立德介紹自己是亞丁大學的英語文學教授,妻子麗特是醫生,女兒妮娜剛滿六歲。
小女孩好奇地盯著三個陌生人,特別是努拉——這個臉上和肩膀上都掛著血跡的東方男人讓她既害怕又好奇。
“你們吃東西沒有?”
哈立德看著一臉狼狽的三人,首先想到的是食物。
說到吃,倒是真沒吃。
剛才那種生死攸關的情形,哪來的時間吃飯……
“還真沒有。”
安東諾夫是一點都不客氣。
這個大毛子很有點自來熟的性格。
“你們這里有吃的嗎?”
他是一點不客氣。
其實他的背包里有單兵食品和能量棒之類。
但沒人喜歡那玩意。
“麗特,為客人們準備點吃的。”
不久后后,哈立德家的餐廳里飄著豆蔻和孜然的香氣。
麗特從廚房端出一口鑄鐵鍋,鍋里的燉豆子冒著熱氣,表面浮著一層金黃色的油脂。
宋和平注意到鍋邊烙著法國品牌“lecreuset“的標記——這在戰亂的也門算得上是奢侈品。
“請別嫌棄簡單。“麗特用流利的英語說,手指輕輕拂過耳邊的頭巾,“市場已經三天沒正常營業了。“
安東諾夫的眼睛盯著鍋里翻滾的豆子,喉結上下滾動。
宋和平知道這個俄羅斯大漢已經兩天沒吃熱食了,單兵口糧里的能量棒只能維持生存,滿足不了斯拉夫人對熱食的執念。
“聞起來很棒。“
努拉難得主動開口,他的目光卻落在躲在母親身后的小女孩身上。
妮娜露出半張臉,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個滿臉傷痕的男人。
哈立德掰開一張還帶著爐溫的馕餅,面香頓時在房間里彌漫開來。
“自己家烤的,面粉是上周囤的最后一批。“
宋和平接過馕餅,指尖感受到面皮的韌性。
他學著哈立德的樣子撕下一塊,蘸了蘸燉豆子的湯汁。
豆子燉得軟爛,入口即化,混合著蒜末、洋蔥和不知名香料的復雜味道在舌尖綻放。
有一瞬間,他恍惚回到了童年時在福建鄉下外婆家的廚房。
“里面有肉桂?“安東諾夫突然問。
麗特驚訝地看了他一眼:“你能嘗出來?這是我們家祖傳的配方,加了少許肉桂和干檸檬皮。“
“我奶奶也這么燉豆子。“安東諾夫又撕了一塊馕餅,“只是她用豬肉代替橄欖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