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和平沉默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地圖上的航線劃過。
瓦西里是頂尖的技術專家,他的判斷基本就是最終判決。
看來自己對這種技術性的問題預想還是簡單了一些。
要用一款老舊的薩姆-6擊落戴勝鳥軍方的f15i,還是在海面條件下……
難!
難于登天!
“有沒有補救辦法?任何辦法!”宋和平的聲音低沉。
“有是有……但是……唉……”瓦西里嘆了口氣:“理論上…如果能獲得極其精確、實時的目標位置信息,最好是持續更新的坐標流,配合我們的火控系統,或許能彌補雷達精度的不足。我聽說過一種技術,叫‘多星協同凝視跟蹤’……”
“這種技術計是采用多顆偵察衛星像眼睛一樣死死盯住目標,實時生成厘米級精度的定位數據…”
“俄國能做到嗎?”
宋和平打斷他,抓住一絲希望。
畢竟,廚子還欠著自己天大的人情。
這貨現在在俄國可是紅人。
找他估計能幫一把。
“做不到!”
瓦西里回答得干脆利落,帶著一絲無奈。
“這種級別的天基偵察和數據處理能力可不是一般國家能做到的,前蘇聯時期有人在研究,可惜后來隨著蘇聯解體,這些年都沒聽人再提起過……目前只有…嗯,你知道的那幾個頂級玩家可能有,而且肯定是最高機密,不可能給我們用。我們…沒有這種資源。”
通話在沉重的氣氛中結束。
宋和平盯著地圖上那片代表死亡航線的藍色,感覺一塊冰冷的巨石壓在胸口。
亞歷山大港的情報確認貨物上船了,戴勝鳥空軍的瘋狂反應和空襲計劃也通過內線得知,時間窗口迫近。
這本該是收網的信號,然而瓦西里的消息像一盆冰水澆下——他預設的計劃快拿來在海上幾乎失效了!
宋和平深知其中的變量:飛行高度、速度、海況、風速、甚至操作員的微小操作偏差,都可能導致炸彈偏離目標數百米。
更何況,“海鷗號”本身也在移動……
‘多星協同凝視跟蹤’……
誰能做到?
他忽然想起了瓦西里剛才那番話里的重點關鍵詞——“目前只有…嗯,你知道的那幾個頂級玩家可能有……”
對了!
頂級玩家!
不就是上三常嘛!
一個名字,一個他既熟悉又帶著復雜情緒的名字,浮現在腦海中——雷鳴。
求月票!求月票!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