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周碩如何吩咐孟思齊,準備跟張子良學閥小團體秋后算賬。
單說劉清瀾教授這邊,經過一番活動,最終還是請出了幾位史學界的大小牛,為周碩說話。
幾位史學界的大小牛一下場,網上對于周碩一邊倒的批評風向馬上就有所轉變。
雙方有來有回,也算是正常的討論了。
按理說,以劉教授的師兄王立元的地位,完全可以請動更高級別的巨牛,甚至是巨犇,為周碩說話。
但還是那句話,在看到周碩的作品之前,巨牛和巨犇們是不會輕易下場的。
而且,完全沒有這個必要,雙方的戰爭才剛剛開始,一切都要等周碩的作品問世才會揭曉,此時請出幾位巨牛來,完全就是用高射炮打蚊子。
說到這里,我們就不得不介紹一下學術界的等級劃分:
首先是本科生,除了極個別天賦異稟或者家里實在有能量的本科生之外,絕大部分的本科生,都邁不進學術界的大門,至于他們寫出來的那些畢業論文,不過是一些學術垃圾而已。因此,本科生們,就只能算作是入門級別。
接下來就是碩士研究生,研究生們,一般都自嘲為研究僧。這個自嘲,說的就是研究生們宛如苦行僧一般的科研生活。
絕大部分研究生,都只不過是老板們(即項目、課題負責人)手底下的免費牛馬,好一點的,還能從老板那里要到一兩個署名權,差點的根本就什么都撈不到(尤其是工科和生物化學一類),這些人,在學術界就是基本勞動單位。
只有極個別優秀的研究生,才能做出一些成果,把自己的文章發表在相關雜志上,這樣的人,就算是在學術研究上登堂入室了,特別優秀的,也勉強可以稱得上是小牛。
然后就是博士研究生,能夠順利碩士畢業,讀到博士,不管怎么說,都表明著這個人已經具備了獨立的研究能力,做出了一些研究成果,這些人,就是學術界的中流砥柱,大部分正常的學術研究,都是由他們完成。
一些優秀的博士研究生,他們的研究能力扎實,有想法,有靈性,偶爾能夠做出優秀的成果,文章經常發表在相關雜志或者期刊,在相關領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這些人,就可以稱得上是小牛。
部分教授、專家,也都處于這個層次。
接下來就是大牛。大牛們就厲害得多,他們往往屬于各自領域的精英人士,能夠獨立負責一個項目/課題,經常做出突破性的成果,更是各大學術期刊的常客,他們在自己的領域,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再然后就是巨牛。學術巨牛們,就不是我等普通人可以企及的了。這類人一般能夠主導重要的研究方向,推動國家級的研究項目。他們作為一個領域的權威人士,頂級期刊求著他們發表論文,部分巨牛還是頂級期刊的審稿人、編委等。
我們從電視里看到的院士們,多數屬于這一級別。
再高一級,就是巨犇,也就是學術泰斗級別。他們始終走在各自領域的最前沿,他們就是權威中的權威,他們的一些成果,甚至有資格被載入教科書。正如某一位泰斗所說:“我的論文不必參考其他文獻。”
這些人往往是國家戰略級的資源,也是世界最高獎項的獲得者,或者有力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