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碩還是很耐心的按照主流的理解方式給他們講解了,并特別強調:
“千人千面,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不一定非要按照我的想法去理解。”
除了這兩個問題之外,旁聽的學生們就沒有再提出別什么問題。
并不是他們不想提,而是不敢提、。
評審席上坐著十來位相關領域的頂尖大牛,后面坐著兩百位左右來自不同學院的旁聽的同學,普通的問題,他們根本不敢拿出來開丟人現眼。
再一個,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在兩百多個人的注視下發言的。
答辯結束之后,周碩就把整理好的《人間詞話》發布在了校園論壇上。
一些不知道前因后果的學生,看到周碩發布的帖子,發出了他們的靈魂一問:
【這是什么?周碩的新書嗎?】
很快,就有熱心的網友給他們解釋:【這是周碩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周碩不是才大二嗎?我記得他前年才高考啊,我當時還背他的《滕王閣序》來著。】
【而且論文可以用這樣的格式嗎?這不符合我們學校的畢業論文撰寫規范吧?】
【據說是他提前修滿了學分,申請了畢業。】
【而且人家是本碩博連讀,和我們普通學生不一樣的。】
【???】
【不是哥們,兩年修夠學分?你怕不是在逗我?周碩這兩年寫了這么多,還能修夠學分,寫出一篇畢業論文?】
【這就是我們和人家天才的差距了。】
【本以為能夠考上京大,自己已經夠天才了,如今看到周碩,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周碩那句‘蚍蜉望青天’的含金量還在提升。】
【所謂天才,只不過是見他的門檻罷了!】
【樓上別說了,太扎心了!】
【二樓的這你就不懂了吧?正因為不遵照規范,才更能體現出這本書的牛逼之處,文學院陳院長甚至不惜為這本書開京大前所未有的先例,甚至說出“用它申請本科學士學位,反而是委屈了它”這樣的話。】
【陳院長是真有魄力,居然敢開這樣前所未有的先例。】
【你沒聽陳院長說嗎?評審的意義,受眾學術價值和創新意義,格式規范只不過是最末節的要求。】
【沒錯!我最喜歡陳院長那句“我輩學者皓首窮經,所為者何?難道只為了生產出一篇篇毫格式完美、毫無新意的‘規范’文章嗎?若前輩們一個個如此,何來今日的京大?”真是太酷了!】
不得不說,這些旁聽的同學真是人才,短短半天不到,陳院長的語錄居然已經被他們背的滾瓜爛熟了。
這時候,突然有人站出來提醒:
【樓上的偏題了吧!我們討論的不是周碩嗎?】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