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把調好的墨汁倒進硯臺里。
這墨汁雖然不是現磨的,但它一倒出來,整座樓里就充滿了一股清香,顯然是上好的墨。
王樂宸自覺地幫周碩把宣紙的邊緣壓住。
只見周碩將羊毫筆蘸滿濃墨,然后在硯臺邊緣舔了舔筆尖。
筆尖落在在宣紙上,像是在起舞,一行云流水般的字跡便自筆尖傾瀉而出。
幾人凝神看去,只見上面寫著: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周碩本來自己就自學過書法,自從拜劉教授為師之后,又得到這位大家的指點,每天都會堅持練字。
兩年下來,已經脫胎換骨。
他的雖然還稱不上自成一家,但法度森嚴,筆力穩健,已然深得書中三味。
此刻他心有所感,與眼前之景,胸中之意完美契合,下筆更是如有神助,毫無滯澀。
匾上那“煙波世界”四個字仿佛指路明燈,在他腦海中大放毫光,指引著他的靈思。
周碩漸入佳境。
那支羊毫筆在他手中仿佛被賦予了生命,收放自如,從容自若。
后面的幾個人靜靜看著,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生怕打斷了周碩的思緒。
李清清早就聽周碩吹噓過自己怎么樣文思泉涌的寫出《致橡樹》,也聽他講過怎么樣在考場上寫出《滕王閣序》。
但畢竟沒有親眼見過。
因此,她并不能完全真切的感受到那種“蚍蜉望青天”的震撼。
而在今天,終于見到了。
其他人也是一樣,他們都聽說過網上關于周碩的各種傳說,但沒有一個人親眼見過。
今天,他們幸運的見到了。
李清清心里充滿了自豪,她溫柔的看著正在奮筆疾書的周碩,眼神都要拉出絲來。
后面兩個女書迷的眼睛里,也全是小星星。
至于王樂宸,眼鏡男和攝影師,他們眼里全是高山仰止。
看著宣紙上的文章,字里行間的那種行云流水的意境,令他們沉醉不已,幾乎要忘記了呼吸。
只見周碩寫完一段,又蘸了一毫濃墨,稍加思索,便另起一行,下筆如飛: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待周碩落下最后一筆,他們才敢深深呼出一口濁氣。
然后,大觀樓里才響起一聲雷鳴似的喝彩:
“好!”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