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描述得極其生動,仿佛帶著所有人親歷了那個考據的過程。臺下許多學生不知不覺已經聽得入了神,原本對文獻學的枯燥印象,漸漸被一種偵探破案般的刺激感和神秘感所取代。
“文獻學,從來不是死記硬背的學問。”周碩總結道,“它需要嚴密的邏輯、廣博的知識、敏銳的洞察力,甚至是一點想象力。它是最基礎的功夫,卻也能帶你去往最遙遠、最深邃的思想之境。”
“這門課,我不會要求你們背下多少條定義和規則。”他拿起那本薄薄的講義,“我更希望的是,能帶你們體驗這種‘偵探’的樂趣,教會你們如何入手,如何發現線索,如何構建證據鏈。最終,讓你們能夠自己拿起放大鏡,去審視那些古老的文字,得出你們自己的判斷。”
“現在,”他再次看向所有人,目光灼灼,“還有人覺得文獻學只是無聊的清潔工嗎?”
臺下鴉雀無聲,但無數雙眼睛里,已經燃起了前所未有的興趣和躍躍欲試的光芒。
周碩滿意地笑了笑,終于拿起了粉筆。
“好,那我們開始今天的第一講:‘偽書’的價值與鑒別緒論……”
接下來的時間,周碩深入淺出,引經據典,卻又絲毫不顯掉書袋的沉悶。他將復雜的考據方法拆解成一個個生動的歷史故事和案例,聽得臺下學生們如癡如醉,時而恍然大悟,時而會心一笑,時而又陷入沉思。
他們第一次發現,原來那些冰冷的故紙堆里,竟然藏著如此多驚心動魄的故事和精妙絕倫的思維較量。
當下課鈴聲響起時,許多學生竟然生出了意猶未盡之感,第一次覺得一節課的時間過得如此之快。
周碩放下粉筆,拍了拍手:“今天就到這里。下次課,我們講具體的方法論。對了,”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補充道,“我的辦公室門牌號是西主樓304,有問題歡迎隨時來問——當然,前提是別耽誤我看蒹葭和月亮。”
在學生們的一片笑聲和掌聲中,周碩拿起他的講義,從容地走出了教室。
他的第一堂課,圓滿成功。不僅成功“鎮住”了學生,更成功地將一顆名為“求知”與“探索”的種子,播撒進了許多人的心里。
ps今天依舊勉強更新,明天還有得忙,估計后天才能恢復更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