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軍事上的合作,更是與東洋人,北俄人達成了協議,合作共贏。
西摩爾一直都雄心勃勃,不滿足從大乾王朝掠奪各種財富了。
這么多年來,大乾王朝的財富,已經掠奪的差不多。
他們的國庫,都幾乎空了,銀圓更是被運走了八成,整個大乾王朝的白銀都運得差不多了。
繼續壓榨下去,也弄不到多少白銀。
在他看來,只要時機合適,趁著大乾王朝這頭大象還沒有醒過來。
西洋聯軍直接攻下京城,將大乾王朝變成大不列顛帝國的殖民地,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這一年多時間以來。
西洋聯軍除了與東洋人合作之外,一直都在增兵。
同時,他還在大乾王朝招募各種江湖勢力,從大乾不斷的運送奴隸賣到西方。
很多大乾的江湖人,迫于生活的壓力,有些江湖勢力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甘愿助紂為虐。
雖然說西洋聯軍的各方勢力,都互有牽制。
但是,
大不列顛帝國的軍事,經濟,工業等等,都早就凌駕于其他西方各國之上。
西摩爾在西洋聯軍的統帥地位,無人可以撼動。
雖然號稱是西洋聯軍,但實際上,卻是以大不列顛帝國為核心。
唯一讓西摩爾忌憚的是東洋人。
說真的,北俄人他都不擔心,但是東洋人的戰力,卻讓他不得不小心謹慎。
這也是為何西摩爾領銜的西洋聯軍,一直都沒有發動總攻的原因。
時機不成熟!
如果發動總攻的話,很可能給東洋人做了嫁衣。
一旦在東亞與東洋人發生沖突的話,就算大不列顛帝國的軍事力量強大,也不可能是東洋人的對手。
所以,
西摩爾最擔心的,就是與東洋人發生沖突。
大不列顛帝國的軍隊,不遠萬里來到大乾王朝,可不是來這里跟東洋人打仗。
這段時間,西摩爾親自與東洋人和北俄人談判。
終于三方達成了協議,平衡了各方的利益。
西摩爾在等,他在等一個好的總攻時機。
原本他都已經等到了很好的時機,任命亨特為聯軍第一軍指揮官,讓他去試探大沽口要塞的防御如何。
可是,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西摩爾郁悶的吐血。
他怎么也沒有想到,亨特聯軍竟然在塘沽口岸大敗。
這些年來,西洋聯軍在大乾,順風順水慣了,什么時候遭受過如此慘敗?
甚至很多聯軍的將領,都認為大乾王朝的軍隊,不堪一擊。
尤其是山東一戰,西洋聯軍和東洋人合作,三萬人不費吹灰之力,輕松將駐守山東的大乾軍隊,打的潰敗而逃。
這也就養成了西洋聯軍各將領眼高于頂的姿態。
亨特聯軍的這一次慘敗,讓西洋聯軍的很多將領,都見識到了大乾王朝的勇猛。
說實話,
雖然這一次亨特聯軍大敗,但是對于大不列顛帝國來說,卻很有利。
西方聯軍的其他國家,變得更加依賴大不列顛帝國。
尤其是大不列顛帝國最新列裝了馬克沁重機槍和克虜伯步兵炮后。
軍事力量上來說,大不列顛帝國已經凌駕于其他國家之上。
另外,
亨特聯軍的這場大敗,其實并非沒有收獲。
至少在進攻塘沽口岸時,將大乾王朝的雄武軍,徹底打崩了!
根據西摩爾在大乾王朝兵部的眼線傳出的消息,雄武軍可是大乾王朝兵部精銳中的精銳。
現在雄武軍被徹底打垮了,等到西摩爾發動總攻的時候。
西洋聯軍遭遇的抵抗,將會削弱不少。
為了穩定軍心,同時也為了大局著想,西摩爾沒有責罰亨特。
甚至他還繼續讓亨特擔任西洋聯軍第一軍的指揮官,并將南越等殖民地軍隊三萬五千人,全部劃給亨特。
另外,
他命令亨特再次集結部隊,準備再次向大沽口要塞發動一次襲擊。
邊渡租界的火力加強了不少!
這一次襲擊,一定要將大沽口要塞打開一道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