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隊側翼的位置,是150門用推車,運送的120mm口徑重炮!
連續三排,每一排都是五十門。
緊接著,
在每排120mm口徑迫擊炮的間隔區域,是一千門密集的60mm口徑迫擊炮。
西門堂三萬人,分成了六個縱隊!
遠處看去,就像是一輪圓月彎刀
側翼的兩端,都是以120mm口徑迫擊炮,形成先鋒。
而在彎刀的底部,是重機槍和火槍。
西門堂的排陣,給人一種很難形容的感覺。
火槍兵不是主流,而是輔助。
由始至終,西門堂的進攻核心,都是火炮!
一旦往前進軍的話,就像是一把圓月彎刀,往前不斷的收割。
兩翼成為了進攻的核心,而真正牽制主力的,是中間最可怕的火炮!
杰克-波拿巴看到西門堂的軍陣,驚訝道:
“大統領閣下,難道這是西班牙人最喜歡的鐮刀軍陣?”
陳杰搖了搖頭,淡然說道:
“應該差不多吧?我沒見過什么鐮刀陣,不過軍陣的擺列,倒是有點像鐮刀!”
在歐洲戰場上,最先使用‘鐮刀陣’的,是西班牙人。
所謂的‘鐮刀陣’戰術,就是排槍陣。
利用軍隊的線型軍陣,排列成為一條弧線。
所以,也稱之為‘弧線戰陣’!
它不僅能將火槍和火炮的威力,發揮到最大,同時能形成密集進攻。
唯一的缺點,就是機動性略差,一向以防守著稱。
在軍事的戰術打法上,‘弧線戰陣’是軍事上的一個創舉,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它的出現,打破了冷兵器時代的‘騎兵’戰術!
同時,
也是熱武器碾壓冷兵器時代,最出色的戰陣!
所以稱呼‘弧線戰陣’為‘鐮刀陣’,就是因為其能夠對冷兵器時代的騎兵,形成宰割!
這種戰術打法,最先是由西班牙的軍隊采用。
因此,
西班牙在西方工業崛起的時候,一舉成為了歐洲列強之一。
不過,
隨著各國軍事的發展,這種‘弧線戰陣’被歐洲其他的國家開始采用。
這也為歐洲橫掃其他大陸,奠定了基礎。
但是現在隨著‘馬克沁重機槍’的列裝,‘弧線戰陣’的威力,被‘基點式防御’戰術給壓制。
兩種戰術打法,各有千秋。
在歐洲的戰場上,從目前的表現來看,‘基點式防御’戰陣,似乎更強一些。
杰克-波拿巴是忠實的‘基點式防御’戰術的支持者。
不過,
陳杰卻對歐洲‘密集散兵線’和‘基點式防御’戰術,嗤之以鼻!
在火力不足的情況下,以歐洲主流的這兩種戰術,的確擁有很強的戰術性,能將各種武器的性能都發揮出來。
弧線戰陣在面對‘基點式防御’戰陣時,的確不占優勢。
但是,
當火炮威力強大到一定程度后,任何防御戰陣,都將成為靶子。
更何況西門堂可是擁有威力極其恐怖的‘燃燒彈’和‘穿甲彈’!
瓦德西聯軍的護甲盾牌戰陣,在‘穿甲彈’面前,就像是紙糊的一樣。
以‘弧線戰陣’來撕開西洋聯軍的戰術,根本就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力氣。
陳杰對這一戰,信心十足。
西門堂的軍隊,很快臨近雙方的火炮攻擊范圍。
陳杰果斷下令,讓120mm口徑的迫擊炮,率先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