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駐地!
這可是西門堂在京城的根據地,陳杰決定在西城區的軍營,以鋼筋混凝土建造四座碉堡。
并且在碉堡的周圍,建造城墻。
一方面可以擋住敵軍的圍攻,等待外部的支援。
另外,
陳杰還打算在衛城,建造一條單向地下通道。
萬一被困住了,可以隨時進行撤退,同時能進行情報的傳遞。
其他人絕對不可能像陳杰想的那么遠。
畢竟沒有人想到,陳杰要防的不僅僅是大乾的叛軍,更重要的是關東軍。
西門堂將要在京城的西城區建造衛城。
朝廷有不少人提出過反對意見,甚至有人在朝議的時候,專門為此展開討論。
不過,
最后所有的反對聲音,都偃旗息鼓。
因為整個西門堂的軍營駐地,都是西門堂買下來的私人地盤。
更何況,
陳杰可是擁有‘虎符’,得到了兵部大元帥李鎮的大力支持。
說實話,對于西門堂在京城的西城區郊外建造衛城,京城內的‘主戰派’是全力支持的。
畢竟西門堂現在可是大乾王朝最強大的軍隊。
一旦各地的叛軍來到京城后,西門堂將成為最強大的守軍。
另外,
很多人也都明白陳杰的用意。
萬一關東軍,或者西洋聯軍打進京城的話。
西門堂向京城調兵的話,這里將成為一個最大的據點。
對于陳杰設計的碉堡,西門堂的將士,一下子沒搞懂。
因為,
碉堡內部的結構很厚,整個碉堡的外圍都是以鋼筋混凝土結構。
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何要在城墻的周圍建造四座碉堡。
看上去,
碉堡有五層高,上面有很多機槍孔洞。
幾乎每一層,都能同時架兩把重機槍。
也就是說,每座碉堡都能同時架十把重機槍。
任何軍隊想要攻破西門堂總壇的衛城,必須要攻破四座碉堡。
雖然陳杰跟眾人解釋了碉堡的結構和功用,但是這種碉堡,與冷兵器時代的衛城,還是存在不少差異。
如果想要達到陳杰說的這種碉堡的功能,必須要使用到鋼筋混凝土。
以現有的木架結構,根本就無法建成堅固的堡壘。
碉堡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要能夠承受炮擊。
由于一共有五層,頂部需要能夠使用炮擊炮。
所以碉堡的結構,必須要非常堅固。
其實,
對于陳杰的解釋,很多人并沒有完全聽懂。
但是,
公子決定的事情,大家都無條件執行。
為了增加碉堡的防御,在城墻的底部使用了加厚的鑄鐵。
所以,
當開始灌注鋼筋混凝土的時候,相當于采用了雙重結構。
普通的炮擊,根本就無法撼動碉堡。
——
大乾新歷,四月十五。
東北,旅順。
城內到處都建造了兵營。
關東軍在這里持續增兵,各個番號的駐軍,遍布整個旅順區。
整個旅順碼頭,都停留著各種東洋戰艦。
自從關東軍占領了這里之后,東洋帝國就已經將大乾王朝的東北,劃為自己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