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西洋人的火炮,在大乾王朝的土地上,具有極強的威懾力。
由于這幾年來,漢王李賁大肆購買了很多西洋火炮和火槍。
他們與寧王李牧麾下的軍隊,打過很多次仗。
另外,
他們也見識過東洋人的火炮。
叛軍第九軍的兵馬都是充當炮灰的角色,裝備非常差。
他們很多人都沒有摸過火槍,更不要說火炮。
所以,
當聽到命令,讓他們對著咸寧府發起沖鋒的時候,他們內心充滿了畏懼。
但是身后兩千督軍,架起了重機槍后。
第九軍的兵馬,不得不硬起頭皮往咸寧府發起沖鋒。
轟轟——轟轟——!
當他們出發,剛走了一公里左右的距離。
進入了七公里的120mm迫擊炮的進攻范圍后,西門堂的火炮開始發射。
第一輪火炮打擊,拉開序幕。
盡管陳杰在望遠鏡中,已經發現了漢王李賁的坐標位置。
但是,
相隔八公里的距離,哪怕望遠鏡都很難看得清楚。
此時依靠定位,偏差非常大。
以漢王李賁的危機第六感,想要使用增程炮干掉對方,很難形成精準打擊。
狙擊槍就更不用說,哪怕巴雷特狙擊步槍,子彈也無法達到八公里的距離。
更何況,
漢王李賁雖然騎在戰馬的背上,但他身邊可是防御工事。
一排盾甲護衛,一直圍在他左右。
迫擊炮是以拋物線落點進行轟炸,雖然爆炸的威力很強。
但是,
炮彈襲擊的速度非常慢,危機第六感稍微強一點,能夠輕松的避開。
因此,陳杰放棄了‘斬首行動’。
一旦斬首失敗,漢王李賁受到驚嚇,很可能退兵。
到時候想要追殺叛軍,對于西門堂來說,難度太大了。
所以,
陳杰一直等到叛軍的第九軍出發,進入了120mm口徑迫擊炮時,才命令第一輪炮擊。
第九軍的沖鋒是試探。
西門堂的120mm口徑迫擊炮,也是試探。
炮兵營的超強火力是60mm口徑迫擊炮,雖然射程短,但是方便攜帶,機動性強。
120mm口徑迫擊炮,一直都不是西門堂炮兵營的主流。
或許是沒有經歷過被炮彈襲擊的經驗。
叛軍的第九軍的行軍很密集,沒有分散開。
因此第一輪炮擊,120mm炮彈落地后,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從爆炸力來說,120mm口徑的炮彈,殺傷半徑是25米,比60mm口徑的炮彈,威力大的多。
轟轟——轟轟——!
第一輪炮擊過后,叛軍第九軍內的士兵倒下一大片。
很多士兵都來不及慘叫,就被炸得身首異處。
炮彈中的鉛丸,更是讓很多叛軍士兵受傷。
一時間,周圍傳出凄慘的嚎叫。
不過炮彈的數量并不算多,造成的殺傷力,相比較于60mm口徑的迫擊炮全火力覆蓋,差距甚遠。
這一輪炮襲,給漢王李賁麾下的叛軍,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120mm口徑的迫擊炮,轟炸的距離一下子超過七公里距離。
如此遠距離的轟炸,在這個時代來說,是非常恐怖的。
漢王李賁好不容易才從東洋人手中弄到了五十門最先進的東洋重炮。
但是從炮襲的距離來說。
東洋重炮在西門堂120mm口徑的迫擊炮面前,沒有任何優勢。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