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門在金陵的這一分支,實力最強。
元章不僅在通背門中擁有極高的威望,而且善于經營。
在金陵,通背門經過他的努力,船運的生意做的有聲有色。
長江中下游,一直到松江府,都有通背門的業務。
另外,
從川南,武昌府,九江府等也有通背門的據點。
由于這段時間大乾王朝的叛亂,兵荒馬亂,很多物資需要船運。
元章讓通背門的生意,開始往北面擴張。
漕幫與通背門就有不少生意上的往來,并且最近南方的貿易量暴增。
所以,
通背門的生意,在華南地區也設立了分部,承接了不少船運的生意。
其實西門堂的很多生意遍布大江南北,包括山東境內生產的不少物品,都是經過通背門的船運到達南方。
當然,
通背門的發展,自然也受到很多約束。
他們賺的錢,需要繳納給青幫,太平號,哥佬會等大幫派。
整個通背門一共有三百八十三位弟子,元章是通背門的門主。
馬通明雖然是投靠而來,但是由于帶了不少京城通背門的弟子過來,被元章任命為堂主。
通背門一共五個堂口。
在元章的管理下,內部很團結,并沒有勾心斗角的情況。
其他四個堂口,都有其各自負責的區域,業務上并沒有交叉,幾乎每個堂口,都能獨當一面。
所有骨干都是師兄弟,有著共同的目標。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元章的武功只是易髓化勁初期,在江湖上,算不上什么。
但是,他能將通背門發展的有聲有色,絕非浪得虛名。
船運的生意,原本是非常賺錢的。
可是,
由于要給各個大勢力交保護費,所以想發財很難,只能保證通背門所有弟子溫飽問題。
隨著浙東的叛亂,世道越來越艱難。
一旦船上運送的物資被人搶走的話,要賠不少錢。
這半個月以來,通背門的船運生意,少了八成。
叛亂發生之前,江湖上還是講道義,守規矩。
任何幫派都不會亂來,免得被其他江湖勢力,群起而攻之。
但是,
自從大乾王朝各地的叛亂發生之后,匪患猖獗,到處燒殺擄掠,興起了不少新的勢力,無惡不作。
這些匪患并非那些老實巴交的平民百姓,而是江湖流寇,甚至是包括一些逃兵。
他們手中有槍,善于戰斗,武功不弱。
為了壯大自身的勢力,他們根本就不講什么江湖規矩。
能搶就搶,反抗就殺!
過去的時候,就算遇到土匪攔路,最多也只是給點錢。
但是現在兵荒馬亂,一旦遇到那些新冒出來的土匪,直接就是將所有的貨物全部搶走,甚至還殺人。
沒有任何江湖道義可講。
所以這段時間,通背門為了降低損失,船運的生意停了很多。
金陵離武昌府的距離不遠。
自從漢王李賁舉旗造反之后,通背門的船運生意,就沒有繼續往長江上游走了。
武昌府被漢王李賁攻下后,隨著叛軍沿江而下,直接往九江府進軍時。
通背門的生意,收縮了很多。
而其他的地方,現在難民很多,匪患越來越猖獗,更是讓通背門的船運生意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