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不少人建議,趁著浙東地區的叛亂平穩下來,趕緊將徐士昌麾下的軍隊和西門堂,一起調往漢中地區,攻打襄陽。
集中兵力,先將寧王李牧干趴下。
那么,
整個大乾王朝的叛亂,都將土崩瓦解。
這個建議,讓皇帝李錚很是動心。
他最擔心的就是寧王李牧的西北軍,這是唯一能撼動他皇位的藩王。
寧王李牧已經成勢,如果不能擊潰他們。
一旦寧王李牧率領大軍攻打京城,那么大乾王朝的皇室,很可能換人。
不過,
就在皇帝李錚想要下圣旨時,國師馮國宣,卻極力勸阻。
他當然不希望西門堂繼續出兵到漢中。
因為西門堂不隸屬于朝廷兵部,任何出兵,都是需要代價的。
西門堂每一次出兵,都要占據不少地盤。
滄州漕運碼頭,山東,松江府,蘇南金陵,漢中咸寧府——!
西門堂的兵力越來越強,滿朝文武都忌憚無比。
這一次,
眼看著大乾兵部勝券在握,沒必要讓西門堂出兵。
所以,
國師馮國宣強烈建議,讓西門堂繼續駐守在金陵,不需要出兵漢中。
雖然馮國宣說的冠冕堂皇,但是滿朝文武又不是傻子,一點就通。
西門堂的發展,已經讓皇帝和國師等人忌憚了。
于是,
朝堂之上,激發了一番爭論。
最后的結果,讓李錚猶豫不決。
他內心是很信任陳杰的,但他的猜忌心,卻又不敢完全放心。
就在這個時候,沒想到浙東的叛軍終于進攻湖州,并直取蘇州府。
漢中的決戰還沒有開始。
沒想到浙東的叛軍,竟然直接北上,蘇州府爆發出了最激烈的大戰。
一時之間,
蘇南告急,金陵告急,整個江南都亂了。
隨著浙東的戰亂愈演愈烈,滿朝文武又一次震驚了。
大乾王朝的亂局已定!
現在不僅是浙東,包括兩廣地區,貴東地區,川南,西域,吐蕃等地,都已經開始了最激烈的大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戰亂席卷了整個大乾王朝。
包括占據東北的東洋人,也開始往山海關推進。
在山海關的關口,關東軍聚兵五十萬,虎視眈眈。
這一刻,
大乾王朝的火藥桶,被徹底點燃了一樣。
馮國宣的想法,與皇帝李錚不謀而合。
身為皇帝的老師,馮國宣自然很了解李錚。
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于是立馬建議,讓西門堂平叛浙東,同時與閩南的閩王李罡互相牽制。
如此一來,
徐士昌的大軍,也沒辦法調到漢中地區。
只要漢中的朝廷大軍,擊潰了寧王李牧。
那么李瓊就能上位,取代徐士昌的兵部尚書之位。
大乾王朝都已經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朝堂之上還在明爭暗斗,互相算計。
各個派系之間,還在謀取各自的利益。
徐士昌沒有進入漢中地區,就不可能獲得擊潰寧王李牧的功勞。
當然,
馮國宣還想著繼續觀望一段時間,只要洪言傳的捷報傳到京城。
那么他將有下一步計劃,分化洪言傳和湯友望,李瓊的大軍。
雖然目前這個階段,三路大軍合圍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