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選手陸陸續續的登上了舞臺后,終于輪到最后登場的陳辭上臺了。
“加油。”
在鐘詩瑤的加油聲中,陳辭踏上了前往舞臺的通道。
在參加《歌手》的錄制之前,陳辭就一直在糾結今晚的自己該唱什么歌了。
愛情還是友情呢...勵志還是治愈呢...突然間,陳辭想起自己似乎并沒有怎么唱過有關父親的歌曲。
有關母親的歌曲,陳辭唱過《我記得》還有《真的愛你》。而有關父親的歌曲,陳辭唯獨只唱過一首《單車》。
甚至《單車》這首歌的存在還并不是用來歌頌父親這個角色的,它更多的是對父親的控訴。
既然要唱有關父愛的歌曲,陳辭第一時間想到的當然是那首《父親》了。
但與此同時,陳辭還想到了另外一首歌曲,它的表達不像《父親》那么的熱烈,但同樣也飽含了對父親這一角色的理解。
這首歌曲就是《新寫的舊歌》。今晚,陳辭也想成為一個旁觀者,讓聽歌的人從父親的愛中幡然醒悟。
父愛它不是沒有,相反它一直存在。
踏上舞臺,今天晚上的陳辭顯得有些沉靜。微黃的燈光打在陳辭的身上,讓現場的掌聲和歡呼聲都微弱了幾分。
此時此刻,那些聰明的人早就備好紙巾了。不用想,陳辭這個狀態肯定又是要開始釋放催淚瓦斯了!
前奏響起,一把音色偏暖、略帶沙啞感的木吉他在場館內奏響,聽起來就像是一盤老舊的磁帶。充滿了歲月的磨損感。
而當陳辭聲音響起的那一刻,聽眾已徹底沉入那個關于“父親”的私密故事里。
“比起母親的總是憂心忡忡~”
“是啊,他更像是個若無其事的旁觀者~”
“刻意拘謹的旁觀者~”
“遺憾,我從未將他寫進我的歌~”
“......”
聽著這經典的“陳式說唱”,大伙下意識就想要去調侃兩句。
可當聽清歌詞的那一刻,眾人的動作為之一頓。這短短的兩句歌詞,陳辭就已經把他們印象里父親這個角色的形象給勾勒了出來。
是啊,父親給他們的印象可不就是一個若無其事的旁觀者嗎。
生活中總是母親在絮絮叨叨,父親在一旁扮演旁觀者,偶爾還可能會扮演一下“打手”這個角色。
“然而,天曉得這意味些什么~”
“然后我,一下子也活到容易落淚的歲了~”
“當徒勞人世糾葛~”
“兌現成風霜皺褶~”
“爸,我想你了...”
頃刻間,所有的情緒都在這句“爸,我想你了”中爆發了出來。
尤其是那些已經成為了父親的人,長大后的他們也逐漸理解了自己的父親。
而父親這個角色在華國的各大家庭就像是一個傳承,長大后的自己似乎也漸漸變成了往日的父親。
變成了那個沉默的、無趣的、死板的中年男人。
可他們真的對自己沒有愛嗎?不,只是他們的啊從來都不是通過嘴巴說的而已,因為大男人會感覺矯情。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