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們攻打北上已經半月有余,可始終不見吳三桂的來信!”
“在京城也沒有交接的人,這吳三桂不會真的歸順于大清了吧!”
大家對于吳三桂心里那是相當的猜忌,此人首鼠兩端左右為營,兩軍對壘之際最害怕的就是這樣的人,而且吳三桂手中還握著山海關總兵大權。
遏制官喉要道,女真想要南下必入山海關,大清王朝想要北上也必須要走山海關。
前后交接之時吳三桂歸順于誰誰便會搶得先機,提前入駐決戰中原。
雖有陳圓圓在手安養在京城,可這并不代表著吳三桂一心效忠于大明王朝。
此人心里有何打算無人可知。
“用兵之道不在神速在于布局,用人之道不再強逼在于攻心!”
“如今大局已然明朗,北方蠻夷之所在終為華夏異端,供奉異端之人逐鹿中原,吳三桂雖有此心但未有此膽!”
“若是退居南方之首,吳三桂做此緣由也屬理所應當,如今天下事例一一歸順我朝,吳三桂再這樣做那他就是一個糊涂之人!”
趙匡胤向來不會拿一個女人來當做重要決策。
只起到催化作用,但絕不占主導。
陳圓圓只是引子!
吳三桂退居山海關之內,如同龜殼一般不見任何一個人,讓他出來才能夠洽談,再說了趙匡胤的心中頗有勝算。
這勝算是天道第二輪任務獎勵,雖未發放但始終有之,到時候攻打北方女真一族,那簡直是手到擒來。
……
大明軍隊營帳外突然有數十人小隊騎馬闖入。
“來者何人?”
“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前來求見!”
底下小兵迅速稟告到大明皇帝營帳之內。
“陛下,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求見!”
此話一出,底下各大官員迅速站起來,臉上表情陰晴不定,無人可知此人前來的目的是為了什么?
“你們都出去吧,朕要私見吳三桂!”
趙匡胤要和他談。
“陛下,萬萬不可貿然行事,我等在于此處讓他吳三貴也不敢胡作非為,若你二人同處屋檐下恐怕吳三桂另有謀算,我們必須要為陛下考慮絕不能出去!”
好不容易大明王朝重新擁有了活力,站在他們面前的朱由檢自然不能夠再出一點差錯,要是真死了,這么長時間以來的功勞全部都功虧一簣。
無人敢打包票,吳三桂到底安著什么心?
若是女真大清所派過來的農賊奸細,刺殺崇禎皇帝案發之日已經無力回天,誰都不敢拿這前途命運做擔保。
“放寬心,若你們不走,吳三桂斷然不會說出心里話。是不是女真大清的農賊奸細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他吳三桂來到這兒!”
趙匡胤哈哈大笑。
還真以為吳三桂是有多么重要嗎?非也!
就算他再怎么重要也逃脫不掉大明王朝的五指山。
如今優勢在明并不在清,向來能夠審時度勢的吳三桂不是分不清的,再說了山海關總兵只是一個職務,只要山海關在山海關總兵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