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總兵是誰當都可以,并非只有他吳三桂。
前提條件是火力夠猛,而這一點趙匡胤勢在必得!
“吳三桂你來或不來朕都會去找你,無非是費點事兒,可我趙匡胤如今最不怕的就是費事!”
“我要的是山海關,不是要的你吳三桂!”
“吳三桂沒了,他還有一個吳四貴吳五貴,無數的人可以頂替山海關總兵的位置!”
“朕只要地不要人!”
趙匡胤心中所想,在天幕當中來回滾動,各朝帝王聽到后這一瞬間舒坦了些許,臉上都露出了極度認同的表情。
泱泱華夏有能力者比比皆是,根本不在乎一個吳三桂,不管他是何方神圣不在管轄范圍之內,不為整個王朝做貢獻,能替代他的人比比皆是。
帝王將相要的就是雷霆與手段。
隨即迅速驅散四周之人一個兵都不剩。
偌大的空營帳里邊只有趙匡胤坐在正中之間,讀著大明朝的歷史,還在津津樂道其中奇葩皇帝的生活。
快馬抵達一路風塵仆仆的吳三桂進入營帳之內,身后一個人都沒有跟隨,身上也并無長刃兵器。
徑直走入營帳之內,吳三桂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臣救駕來遲,望圣上降罪!”
吳三桂一來就示弱,不是因為其他是因為在門口看到了幾十架的火炮。
這年頭誰的拳頭大誰就硬氣,領兵作戰火炮的威力他不是不清楚,吳三桂此來一則是為了和大明王朝談條件!
二則就是要看看朱由檢的實力,脫身他自然是能脫身得了的,已經想好萬全之策。
看著示弱的吳三桂,趙匡胤心中滿是不屑。
“何罪之有?手握重兵坐落在山海關,女真一族不入中原才給了我們休養生息起兵北上的時間。”
“何罪之有?且不說罪朕還要重重賞你,賞你守護山海關之功!”
趙匡胤霸氣無比胸懷自然心比天高,歷來帝王將相若眼中容不得他人且斤斤計較,此人必定成不了大事,更成不了萬古帝王。
“謝陛下隆恩!”
吳三桂見好就收,這也從側面印證,朱由檢是需要吳三桂的。
“陛下,聽聞陛下在南方起兵一路收復失地,陛下神威無人能及,北方女真一族雖有暴動,但始終未過山海總關!我們還有擁兵反擊的機會!”
“剛才在外面看到了陛下鑄造的神兵利器,此乃我大明之幸,此乃我大明之福,陛下龍威與天同壽與地同齊!”
這俏皮話說的哄得趙匡胤心里都覺得開心,要不然說奸臣當道呢,會說話的人聽著就讓人心里舒服。
“女真一族如何攻破,還請吳總兵道出良計!”
這話也是給了吳三桂莫大的榮耀,受帝王信任不計前嫌此乃大幸。
“依臣愚鈍之見,目前十萬大軍之力收復濕地重新操練,休養生息,備好糧草,是能夠一路北上與大清開戰,不過這女真一族他們驍勇善戰,其大將多爾袞也是能力超強故所以我們也需要從長計議!”
此話說完,趙匡胤不再接話,隨即拋出了一個重要任務。
“在皇宮之中,有一歌姬名叫陳圓圓素來與你相識,你二人之事我也略有耳聞,李自成已死陳圓圓已被安撫在皇宮城內,你尚且可放心!”
吳三桂一聽心里的石頭總算落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