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在一旁拍著他的胸脯說道。
“他本是亡國之將,去到大宋自信提升是好事,多次大戰勝利后才有了帝王之氣,你還說他,你別忘了你年輕的時候打了幾場勝仗,可比他驕傲的多!”
這話一說出來,朱元璋羞愧臉紅,年少得志,一路橫江上來,并且平民出身到后面一場又一場的勝仗打了起來,朱元璋心里又怎能夠不驕傲無比。
要不是馬皇后在一旁匡扶著,這朱元璋還指不定成為什么殘忍巨獸。
……
大唐歷史位面。
李世民他沒犯過這樣的錯嗎?
斷然是不可能的。
這一輩子都在馬匹上建立功勛,所以李世民自信比天高比地厚,一場又一場的勝仗已經讓他的帝王之氣沖出九天之外。
坐在這龍椅之上,萬國來朝,試問整個歷史位面的帝王有哪幾個皇帝能夠做到比他李世民還要牛的?
除了祖龍統一中原六國之外,也就只有他李世民能夠與之抗衡較量。
李世民不驕傲嗎?
驕傲無比!
整個人少年得志。然而他沒犯過錯嗎?
錯了極了。
那么誰在他身邊匡扶的?
他身邊可沒有像馬皇后這樣的人,長孫皇后與其恩愛但也僅僅是后宮之言!
在整個唐朝,有一個異常著名之人叫做魏征。
他就是李世民的頭上的那一盆又一盆的冷水。
李世民每每想做超出綱常之外事情的時候,魏征就會挺身而出以死諫之!
每次都讓李世民動動不得他,然而李世民也是懂得反思之人,過了一陣之后反思魏征所講述之言語甚是妥當。
再后來有了那一句,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要是沒有魏征這一把韁繩,李世民這頭兇猛之物還不知道會做出怎樣狂悖之事。
……
漢武大帝劉徹。
年老的時候的罪已昭,就是他自己總結這一輩子所做的錯事。
這可是帝王之姿啊,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呢都是萬人之上,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阻礙自己前行的腳步。
唯獨能夠命令四方的也就只有天道,但是華夏之人講究一個天人改命!
而且與天斗與人斗其樂無窮啊。
又怎可聽信天道之安排,天待我不公,我必反天之。
每朝的歷史帝王他們都有犯錯的時候,哪怕是祖龍也不是事事都正確。
崇禎皇帝朱由檢論心性比起這個大歷史帝王要少的很多,面臨著一場又一場勝仗誘惑的時候心里不偏不倚,那才叫怪。
班超問出了最為致命的一擊。
“難道陛下忘了你是怎么亡國的?”
班超并非大明歷史之人,也并非大明之后的人,更不知道大明的歷史,是誰告訴他的?自然是于謙。
于謙給了他一個錦囊,只要發現崇禎皇帝朱由檢略微有所偏倚,那就亮出這一句話必能叫醒。
果然效果甚佳,立竿見影這一句話問的崇禎皇帝打了個冷戰。
“朕這是怎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