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之間的這一場戰爭便是國戰,關乎到整個國家的命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任何一個人,他們的未來都與這場戰爭息息相關。
澹臺正面對眾人目光卻沒有給出自己的答案,反而是看著納蘭云迪道
“你一直跟隨在陛下身邊,我想對于陛下的心思你恐怕比我們這些人更加清楚,依你來看,這場戰爭會在幾年之內發生的?”
納蘭云迪聞言只是笑了笑。
“我雖然久隨陛下,但是帝心淵深似海,我哪里說的上能夠窺見陛下的心意,但你既然問了,我也能夠給出自己的答案,依我來看,齊魯之戰。一定會在五十年之內發生。”
五十年,這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并不算長。
實際上這也和絕大多數人的預期是差不多的,五十年之后,如果姜業還沒有發動這場齊魯之戰,那么他在皇帝之位上的時間就會顯得有些久,這樣的話對于齊國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如果想要繼續坐在那個位置上,就必須要發動這一場國戰,而且滿朝文武百官也在等待著這一場戰爭。
他們需要利用這場戰爭來建功立業,來獲取更多的功勛。
實際上朝堂之上一直以來都是姜業在極力的壓制著主戰派,如果沒有姜業做出的這些壓制,任由上上下下的民意涌動,或許這場戰爭很快就會發生了。
林山與澹臺云默不作聲,林山看向澹臺鎮,卻發現澹臺鎮的表情有些不以為然,納蘭云迪自然也注意到了一點。于是他直接開口問道。
“你似乎有別的觀點。”
澹臺鎮緩緩點頭。
“我覺得不會有五十年,這么久,最多十年之內這一場戰爭就會發生。我齊國上上下下眾志成城,都在等待著這一場戰爭的發生。”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陛下一直以來都在壓制朝堂之上的主戰派。并不是因為陛下覺得這一場戰爭不該打,而是他覺得時機還不夠好。”
“可是這份戰意如果一直被壓制,等到五十年后一代人已經老去,新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人或許也就忘記了齊國與魯國之間的仇恨。”
“而這些年陛下一直在布局海域,力求海域平靜。其實就是在準備著與魯國之間的戰爭。”
“所以依我之見,這一場戰爭一定會在十年之內發生。”
納蘭云迪聽完之后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你說的不錯,不愧是知兵之人,你在行伍當中歷練這么多年,在這種嗅覺上果然是要比我敏銳許多。”
澹臺云砸舌道:“叔父,如果在十年之內就開戰的話,那你這個主將之位肯定是沒指望了。”
澹臺鎮白了澹臺云一眼。
“主將之位本來就不可能由我來擔任。如今齊國兵部還有那么多大將正在候戰呢。”
“以我的資歷和能力能撈到一路偏軍主帥就已經心滿意足了,不求更多。”
澹臺鎮在前不久才剛剛突破成為徹地大能,短短十年的時間想要登臨絕巔,雖然說之前有這個先例,可修行官道的人想要達成這樣的成就,還是非常困難的。
林山喝了一口酒,然后問道:“前輩,倘若齊魯兩國真的開戰,齊國有幾分勝算呢?”
也就是這樣的場合,林山才能夠問出這樣的問題,如果換個地方這種問題被有心之人聽去的話,一定會引起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