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隨著近衛旅團解圍失敗,被追擊的吉翁軍中央集群部隊的命運,便已經牢牢的鎖定。
沒有公路和鐵路,就意味著重裝備要消耗自己的摩托小時走野地,而這帶來的損耗便是難以想象的,試圖從北側突圍的一個吉翁裝甲旅在兩天的行軍中就癱瘓了將近四分之三的履帶車輛,就連輪式裝甲車都損壞了不少。
而無法依靠平板運輸,機動只能靠步行的機動戰士雖然越野性能出眾,可長達數百公里的奔襲也會讓機體內部的零件損耗加劇,尤其是最重要的腳部機構,里面甚至有些零件的壽命是按小時計算的。
雖然機動戰士的飛踢看起來很爽,踢起來也很爽,但代價卻是每踢一腳,就意味著齒輪的斷裂,線管的開裂。
如果單純只是以上這些因素,依靠吉翁后勤保障部隊的儲備和空運支撐,還是足夠讓所有的裝備撤回基地的。
但現在是在撤退,最重要的后勤保障部隊是第一批撤離的,也就是說,他們是沒法給后方的部隊提供及時的保障的,殿后的吉翁部隊損壞了裝備,就只能依靠自己所屬的保障人員,這些技術人員又沒有重型設備,遇到修不了的問題,那就只能將裝備遺棄。
沒錯,是遺棄而非摧毀,因為在這混亂狀況下,吉翁部隊也沒法得到穩定的保障,不僅是彈藥,還有食物和油料等,至于從民間搜刮那更不可能,得益于元首衛隊在占領地施行的集中營政策,當地民眾對于吉翁軍的好感度那是刷刷的往下掉。
現在,占領區遍地游擊隊都是被吉翁軍優秀的人種篩選理論逼出來的,看到落單的吉翁軍部隊,當地老鄉不偷摸打黑槍已經算好的了!
就像紅龍隊救出來的那些老鄉,溫尼馬卡的守軍之所以能保持著旺盛的戰斗意志,也是那些技工的功勞,雖然喊著有危險他們會躲開,可戰斗間隙,這些技術工程師們依然會沖到一線,及時的為前線部隊提供保障。
而除了以上這些因素外,吉翁軍還必須考慮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隸屬于聯邦空軍的持續打擊。
因為妄圖打造一支強大海軍,切斷大陸聯系,吉翁軍對于大氣層空中力量的投入少的可憐,這就使得那些多普戰斗機根本不能穩定的拿下任何一個地區的制空權。
尤其是當中央集群崩潰在即時,吉翁空軍必須肩負起對地支援和爭奪制空權這兩個任務,但對于北美司令部下屬的第二航空隊而言,對地支援,就沒有辦法掩護友軍的天空,爭奪制空,就沒有辦法幫助友軍抵擋聯邦的裝甲洪流。
反倒是聯邦空軍,在持續不斷的空中打擊下,聯邦軍的飛鰩轟炸機群甚至都已經不需要護航,直接大搖大擺的在天上隨心所欲的選擇目標,然后從空中一腳踹死對方。
于是,在近衛旅團被頗撤退,待在加烏級上的卡爾瑪也因為連續不斷襲來的劍魚不得不返回后的第三天,吉翁中央集群徹底崩潰了。
中央集群司令部只能要求各部隊丟下帶不走的重裝備,保持機動狀態準備沿著高沙漠一線撤回波特蘭地區。
但即便這樣,最終,吉翁中央集群也只是撤出了不到五萬部隊,而這些部隊也基本上都失去了所擁有的大部分坦克,裝甲車甚至上火炮,至于機動戰士部隊,能撤出的數量也只有堪堪六百,也就是說,中央集群損失了自己三分之二的機動戰士,其中不乏老虎這樣的新型機體。
而等到第四天,溫尼馬卡城外的公路上,隸屬于第29裝甲師的61式坦克也終于抵達了這里。
“你們這幫廢物,來的可真特么遲,敵人都被我們殺干凈了!”
慵懶的傘兵們無所顧忌的坐在公路邊大吃大喝著,順便取笑一下路過的坦克兵,而這些坦克手們本以為自己是來緊急馳援的,可他們抵達之后,才發現自己所謂的沖刺那就是個笑話,這里除了堆積如山的吉翁軍裝備殘骸,那還有半點敵人?
于是,坦克兵們也不在意傘兵們的善意嘲諷,大咧咧的拿出自己的存貨和傘兵們分享。
而在第29師抵達之后沒多久,數量更多的聯邦部隊也抵達了這里,并穿過了溫尼馬卡,沿著公路繼續朝著前方推進。
“看到了嗎!”
馬卡里烏斯背著手走在前方,公路旁駛過的一眼望不到頭的隊列就從他身旁路過,而在他身后,便是換上了吉翁軍常服的蘭巴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