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儀式最終圓滿落幕,在聯邦軍的大力配合下,沒有出現任何的差錯得以完成,極大的滿足了聯邦議會老爺們的虛榮心,也讓聯邦平民的安全感極大的得到了提升。
這一刻,哪怕還在外太空流離失所的宇宙居民,只要一提起無敵的聯邦軍,也不由得挺直了腰桿,畢竟聯邦都這樣了,那好日子,不就在后面即將到來嗎!
宇宙居民的好日子什么時候能到來,沒人知道,但聯邦軍高層卻是知曉,他們的好日子要來了,因為新年之后,聯邦議會就要審議聯邦軍新的軍費方案了!
為什么閱兵儀式聯邦軍如此配合,不就是為了錢嘛,既然聯邦軍如此給臉,那議會老爺們也就沒法提著屠龍刀對著軍費大砍特砍了。
更何況,隨著戰爭的結束,聯邦軍那數量驚人的經費開支本就縮減了一大半,畢竟沒有戰爭,那就不用繼續生產吉姆海,鐵球海,薩拉米斯海以及麥哲倫海了!
比起高達,這些武器海才是讓吉翁軍最膽寒的,畢竟就算是強如馬卡里烏斯的存在,開著高達也就干掉了四百多臺吉翁機體,算上戰艦也就那么點數量,對于吉翁軍造成損失最多的,反倒是那浩浩蕩蕩的普通部隊,就算是基連本人引以為傲的其中一艘多洛斯級超級航母,在戰爭中也是被海量聯邦機動戰士活活圍毆致死的。
而直到戰爭結束,聯邦軍工廠的生產線上,還有數以千計的機動戰士正在進行組裝和測試,至于鐵球那就更多了!
而現在戰爭結束,這些技術裝備的生產也第一時間被叫停,畢竟現在聯邦贏了,那就可以把經費省下來,研發更新的裝備了!
實際上,聯邦軍的軍事改革方案在戰爭開始前并已經初步推進了,納爾遜級特拉法加爾級這些改軍艦便是為了應對戰爭壓力而緊急推動的,為了盡快形成戰斗力,聯邦軍工部門采用了現有的成熟設計,雖然趨于保守,但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至于后續的設計,那就可以放心大膽的甩掉保守思想干了。
不過戰爭的爆發卻是打斷了這個過程,現在贏了,那自然要重新開始。
實際上,在這場雖然短暫,但破壞力極強的戰爭中,聯邦軍高層已經清晰的知曉了戰爭思想正在發生變革,在米粒這種極其惡心人的物質存在下,以往傳統單一的以遠距離炮擊戰決勝的戰術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戰場環境。
這并非是炮擊戰不重要,而是在復雜干擾環境下,炮擊戰對于各項條件的要求更加嚴格,在米粒干擾下能以較好工況進行工作的搜索火控系統,更清晰的光學瞄準系統,以及響應更迅速的近防系統等。
而除了有關炮擊戰的改變,還有戰術的更迭,機動戰士已經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的地位,盡管防護脆弱,在大口徑炮火下生存性很低,可勝在機動靈活,裝備的武器同樣能對戰艦造成致命傷害。
所以,戰艦和機動戰士的配合作戰將成為今后的主流戰術,考量戰艦戰斗力的重要因素里,便也就多了一條機動戰士的搭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