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幻影2000c、幻影f1、f18和鷂式共48架飛機組成綜合反艦機群,除了掛2枚格斗彈外全部掛載反艦導彈,20架f15兼顧制空和對海,剩下160架飛機是全制空掛載,總反艦導彈數量約120枚。
但這些還不夠,最大殺招是從本土緊急轉移過來的15架b1b和8架b52h。
b1b最大可掛載24枚魚叉,b52h最多可掛載12枚。
一般而言極限掛載很少用到,對航程和速度有較大影響,但b1b依靠轉輪掛架阻力增加并不怎么顯著,而b52h則是純粹大力出奇跡。
最妙的是第三艦隊就在不到1000公里外,對戰略轟炸機來說就算滿載也能夠輕松勝任,空射型魚叉更是可以在300公里外發射,可以放心的在戰區外徘徊。
23架轟炸機共攜帶了456枚“魚叉”,加上戰斗機群的120枚,總共576枚反艦導彈!
這么多魚叉不僅掏干了帝國本土的庫存,還要在一圈盟友中搜羅才勉強湊齊,打造了堪稱史上最強大的反艦機隊!
第三艦隊船雖然多,但真正的作戰艦艇充其量只有一半,并且通過衛星已經能察覺到絕大部分都是慢吞吞的老船,近600枚反艦導彈絕對足夠!
只是轟炸機生存性不如戰斗機,懷恩計劃是先靠著航程優勢在海岸盤旋等待,一旦掌握制空權后再靠前發起超飽和對艦攻擊。
與此同時,帶英的2艘特拉法加級核潛艇、以及1艘在附近巡弋的洛山基級加入反艦隊列,同樣可提供不小助力。
而皇家陸軍不分晝夜派出了幾個工兵營以及防化裝備,在奧爾德格羅夫附近降落后很快就趕到了基地。
一到這里懷恩就目睹了慘狀:
距離襲擊已經過去了六七個小時,大火早已被撲滅,但現場還是彌漫著濃烈的煤油焦味。
尤其是最先入目的正是那41架緊密排列的鷂式殘骸,此時只能看見滿地的灰白色廢金屬。
防化兵一來就先找到了基地的消防車,優先通過灑泡沫降低輻射,清理跑道工作也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實際上基地的人員在襲擊發生后就完成了大部分工作,在凌晨3點30分就恢復了起降能力,最先進駐的是一架e2d預警機,稍稍補給后就立刻起飛提供雷達預警。
稍晚一些時候,1架sr71黑鳥跟著1架c17運輸機同時抵達,上面都是專用的維護設備以及地勤。
他們將會在這里對黑鳥進行整備,在太陽升起時放飛對第三艦隊實施偵查行動。
凌晨5時,帶英的搜救隊成功找到了墜機的馬克。
那架迫降在湖中的e3b幸運的保存了主體結構,主要人員都完成了撤離,馬克本人只是小腿和肋骨骨折,休養半年就能恢復。
他本人在獲救后第一時間向懷恩致電,本想認錯但后者卻勸慰他好好休息,并且勉勵對方要總結經驗,以后還用得上。
懷恩可一點沒有治罪的意思,畢竟馬克不但年輕,還成為了少有指揮過數百架戰斗機大混戰的將軍!
別說現在,就算幾十年前能干這活的也沒多少人。
即使他出了不少錯漏、即使磕磕絆絆,但依舊將成為空軍內部一顆新星,日后爬到自己的位置可能都很大,怎么舍得怪罪?
再說損失最多的是盟友的飛機,哪里能算馬克的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