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一笑,說:“曾凌初19歲以府試第一獲得秀才,受學政賞識,但30歲都沒有中,家道遂衰落。”
兩人不知何意,只是傾聽,就聽著蘇子籍捂著茶杯微微笑:“后來,曾凌初靠寫書為生,但由于一輩子文場失意,其文自然凄楚寥落,充滿郁郁之氣。”
余律嚇了一跳,忙說著:“曾秀才雖自怨自艾,不過還沒有怨望之心的。”
“我沒有罪之的意思,只是分析與你們聽,現在大鄭立國不過三四十年,正是如日東升,他郁郁向隅而泣,誰家考官能取?”
余律聽了,也是嘆息:“殿下說的是,現在乃是盛世,這一篇心情,卻與國家有違。”
“不僅僅這樣,他寫的文章我也看過,里面也有書生。”
“文中自許才名冠世,而試輒不售,結果有點指點,于是讀考試秘籍,卻認為這些都是葛茸泛濫不可告人之文,而自己寫的是立言立道之文。”
“我就知道,此人為什么一輩子不中了。”
余律聽著,才知道蘇子籍真的是認真指點,忙細細聽著。
蘇子籍口氣淡淡,似笑不笑:“要是將天下之文劃成九品十八級,扣掉不入流,秀才八品就可中。”
“舉人就得五四品之間,進士就得三品方可,換句話說,大部分秀才到舉人,里面差的是整整四品,甚至比舉人到進士差距還多,這步就篩掉了大部分人。”
“曾凌初不中舉的根本原因就是才學不足。”
“或有人問,曾凌初熟讀四書五經,不說倒背如流,卻也是引經據典,怎么是才學不能進呢?”
“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沒有官氣。”
余律怔了,問著:“殿下,是他沒有官運官命么?”
蘇子籍呷了口茶水,說著:“不,不是這個,你我都知道,許多人都厭惡八股文,都說這是敲門磚,中了,就扔到茅廁里去。”
方惜也笑了,說著:“那是何嘯林何舉人說的話。”
“那何舉人運數不錯,還能中舉。”
“八股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后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
“并且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四副對子平仄對仗,不能用風花雪月的典故褻瀆圣人,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
“這套規矩看起來很束縛人,可為什么朝廷要八股才給官作?”蘇子籍平平淡淡的說著,可余律不知道為什么,卻知道說到關鍵了,當下凝神聽著。
“這就得問,官是什么?”
“在下位者來看,在百姓來看,官是富貴,是隨心所欲,是任性妄為,可在在上位者來看,官就是體制,就是規矩,身而為官,就得在律令框架(八股)中作文章,既不能越雷池一步,又得花團錦秀,入微見神。”
“法如八股,官在其中,框框池池,何以見神(文)?”
“所以,誰能寫好八股,誰就已經提前體會到了官場的精華——討厭八股,不肯在框架內精彩,那就自然不適宜當官——選出來的難道是反賊或孟浪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