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課者是馬自強、陳經邦、丁世美、許國等日講官。
沈念站在一側,記錄君上言動。
今日,萬歷小皇帝的狀態非常不好。
因他稱經筵日講官們應求新求變,張居正直接增加了他的課業。
張居正作為臣子,不能打罵萬歷小皇帝。
但他卻可以讓李太后如此做。
李太后對張居正甚是敬重,其性格較為彪悍,經常罵的小萬歷抬不起頭,眼眶里滿是淚花。
外加發生了日食。
小萬歷吃齋禱告,被折騰得有些疲憊。
馬自強見小萬歷興致不高,便提高了嗓門。
他也學著沈念那般,多了一些肢體動作與表情。
但卻沒有沈念那般舒展。
今日的小萬歷就像個提線木偶。
讓提筆批注就提筆批注,讓高聲朗誦就高聲朗誦。
一個多時辰后,日講結束。
馬自強等人都講得一腦門子汗,也沒讓小萬歷提起勁頭來。
就在馬自強等人準備行跪禮告退時。
萬歷小皇帝突然道:“眾卿,月初天狗食日,是為不祥之兆,朕祭祀太廟、齋戒減食,元輔(即張居正)仍覺得朕不夠心誠,你們覺得朕接下來該如何做,才能使得母后與元輔滿意?”
小萬歷說此話有些置氣。
依照沈念對他這種少年的心理揣摩。
當下的他,渴望被體諒,被贊美,想讓馬自強等日講官安慰安慰他。
然若言其心已足夠誠、做得已足夠多,就是與李太后和張居正對著干。
馬自強眼珠一轉,拱手道:“陛下,日食突降,實乃上天警示,為君者自當重視,圣人云……祖訓曰……先帝言……陛下實應該……”
馬自強引經據典式的車轱轆話,在朝堂可謂是一絕。
提到了圣賢、提到了祖宗、提到了先帝,提到了為君的準則,就是不言萬歷小皇帝到底該如何做才算心誠。
說了一堆,等于沒說。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其他日講官也都紛紛出列附議。
這一個個的,都是老狐貍,最擅長打太極,和稀泥。
小萬歷嘴巴一撇,突然看到了沈念。
“沈檢討,你覺得朕該如何做?”
沈念一愣,沒想到小萬歷會點到他。
這可是一個送命題。
若順小萬歷之意回答,那就是與張居正對著干。
且沈念若也拱手答一句“臣附議”,小萬歷沒準兒要氣得掀桌子,對沈念的印象瞬間會變得很差。
沈念快步出列,緩了緩,道:“陛下,臣以為,張閣老所言有理,心誠則靈,陛下若覺得所做仍有不足,可立銘言自省,以表誠意。”
沈念雖未順應小萬歷,但也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式。
小萬歷想了想。
“朕明白了,今日日講就到這里吧!”
隨后,眾臣退去。
……
片刻后,翰林院前。
馬自強看向沈念,笑著道:“子珩,你今日的回答很正確。”
“切記,陛下需要的不是一個陪他玩樂順他心意的臣子,而是能督導他成為明君賢君的臣子!”
“下官明白!”沈念重重拱手。
今日,沈念若答錯了,替小萬歷說話,可能明日就會失去兼記起居注這個美差。
君前講話。
一句話能青云之上,一句話也能使得仕途斷絕。
……
午后,沈念聽到消息。
小皇帝為表心誠、祈禱上天原諒,命人刻制了十二個牙牌銘言。
上面刻制著十二句話:“謹天戒,任賢能,親賢臣,遠嬖佞,明賞罰,謹出入,慎起居,節飲食,收放心,存敬畏,納忠言,節財用。”
這十二句話,全是李太后與張居正愛聽的。
李太后、張居正知曉后大喜,皆夸贊小皇帝懂事。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