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可能影響日后的龍種,李太后頓時緊張起來,連忙道:“聽先生的!全聽先生的!”
張居正看向一旁的馮保。
“馮公公,你命人速速從民間找一些醫卜、畫像曲本來,切記,找些干凈的。”
閑書也有干凈與不干凈的。
當下,小皇帝年幼。
自然是不能立即縱容他看那些關于男歡女愛內容的。
這些內容,他也必須學。
但必須更加隱晦地學。
或者日后讓宮女或小皇帝的妃子在實踐中教導他。
這是張居正教不來的,也是李太后說不出口的,更是馮保根本不解其意的。
“明白。”馮保當即會意。
……
翌日午后。
小萬歷望著書案上一堆五花八門的街頭閑書。
不由得有些懵。
今日上午,李太后突然向他致歉,并承諾以后不會再亂扒他的屋子,令小萬歷受寵若驚。
而今,又有一堆他早就想看的閑書擺在這里,讓他一度有一種活在夢中的感覺。
隨即。
一旁的張居正與沈念根據這些閑書的類別開始了講解。
一旁還專門設置了一個記錄官。
沈念先是道明這些閑書形成的歷史緣由,一方面是百姓閑聊之時空想杜撰之言,一方面是一些茶館說話人為吸引茶客,編造出來的離奇故事。
張居正則是闡述這些閑書存在的價值:聽樂解乏,并無它用。
二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小萬歷學得也非常開心,很快就明白了李太后道歉與張居正、沈念如此講閑書的緣由。
小萬歷當即表態,以后課業自然是以圣人經籍、治國方要為重,這些閑書無外乎就是消遣,閑翻兩頁而已,絕不會沉迷其中。
這讓張居正松了一口氣,感覺自己與小萬歷的關系又親密了一些。
……
近黃昏,殿內只剩下小萬歷與馮保。
“大伴,此番“堵不如疏,疏不如引”的主意是誰出的?”
“此策來自翰林檢討沈念,當時張閣老與眾日講官有所遲疑,但老奴知曉陛下心中所想,故而提議為減輕陛下課業,可以一試,太后與張閣老便應允了下來!”
馮保是會邀功的。
一兩句話便將此事最大的功勞放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小萬歷滿意地點了點頭,笑著道:“母后很好,先生很好,沈檢討很好,你也很好,朕記在心里了!”
而此刻。
翰林院檢討沈念在起居注書冊上寫道:“八月二十八日,上御文華殿講讀,暫歇時,閱民間閑書自娛,甚樂。”
翻閱閑書之事,雖不能廣而告之,但還是要寫在起居注上的。
……
注:萬歷皇帝不上朝后,甚愛看閑書。見:“每諭司禮監臣及乾清宮管事牌子,各于坊間尋買新書進覽。凡竺典丹經、醫卜,畫像曲本,靡不購及。”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