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首輔,講話太有水平了!
看似在言經筵日講官之錯,其實是指責小萬歷有親政之意無錯,但過于冒失,在朝事上胡亂指揮。
官員集聚,當著皇帝的面兒指責皇帝,算作諫君;但不在皇帝面前而說其壞話,就是犯上。
張居正把控得非常到位,誰也挑不出理來。
此番話的明面之意是:經筵日講官教學有失,應更加盡心盡力教導皇帝。
暗中之意是:小萬歷做事冒失,胡亂指揮朝事,要為其增加課業,助其打好基本功,間接地讓他無暇瞎指揮,保障他的健康成長。
“無異議!”眾官員齊聲回答道。
隨即,眾人便散去了。
接下來,每人在日講課上增加一個關于“賢君之德、思而后行”的話題,就能讓小萬歷聽得耳朵生繭了。
……
午后,文華殿內。
小萬歷正在練習寫大字,大字的內容是:思則睿,睿作圣。
此話出自《尚書》。
意為:多思考思想才會通達,思想通達了才能達到圣人的境界。
李太后之所以讓他寫這句話,正是因小萬歷做事過于冒失。
本來杖責失朝之臣,走個過場就行,也能彰顯皇威。
他非要加一句:令百官與百姓圍觀。
雖然重懲官員也是鞏固皇權的一種形式,但此舉引得整個朝堂的官員不悅,就非明君之治了。
小萬歷使勁過了頭。
小萬歷也非常郁悶,他本以為自己表現甚好,張居正都低下了頭,沒想到又被懲罰。
這時。
馮保捧舉著張居正呈遞的經筵日講官自懲奏疏來到殿內。
李太后看后,直接黑了臉,小萬歷則是更加郁悶。
奏疏內,句句言經筵日講官之失,其實字字都在指小萬歷冒失發言,懲罰不當。
張居正的表達,清楚而精準。
“臣等皆盼陛下早日親政,然陛下乏歷練,事輕率,宜令其再經世事以砥礪之。”
一言以蔽之:陛下,青澀稚氣,宜多讀書。
李太后將奏疏放到一邊,看向馮保。
“看到沒有,這份奏疏,明著訓的是眾經筵日講官,實則暗著罵的,一個是你,一個是我!”
“皇帝距離親政還早著呢!若張首輔撂挑子不干了,誰還能擔得起大明朝的國政重擔!靠我還是靠你?”
馮保躬著身子,低著腦袋,不敢言。
李太后又看向小萬歷。
“你呀你,可參政,可立皇權之威,然必須合法合禮,做事務必三思而后行,不可無端逆百官而行,下旨前須問元輔:此事,您怎么看?”
“如‘打死了便打死了’之類的話語,萬萬不可再說!”
“紙上那句話,再加抄一百遍,日后多思課業,多問元輔,莫立即拿主意,明白嗎?”
“是,母后!”
小萬歷無奈地點了點頭,轉了一圈,還是他錯了。
……
臘月十七日,遼東將領傳來捷報。
遼東大捷。
邊軍大破擄寇,斬首二百余人,酋首六人,溺河而死者甚多。
小萬歷大喜。
年關將至,邊境盜匪不斷,有此大勝,邊境的百姓定然能過個好年。
很快。
兵部上奏,稱此乃首輔張居正運籌帷幄之功,當賞。
小萬歷大手一揮,當即表示重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