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因沈念博聞廣記,對政事甚是通曉;另一方面是沈念答疑解惑不吊書袋子,能讓小萬歷迅速聽明白。
故而,沈念或為經筵官、或為日講官、或為記注官,幾乎每天都在小萬歷旁邊。
這時。
小萬歷在看到一本奏疏后,面色突然變得憤怒起來。
沈念能察覺到,他咬著后槽牙,幾乎想要將奏疏撕碎。
這種表情非常少見。
此種狀態持續了約有十息后,他看完奏疏,抽出最后面的閣臣票擬,臉色才逐漸緩和了一些。
馮保連忙道:“陛下,沒事吧?”
小萬歷搖了搖頭,道:“無……無事。”
然后,小萬歷將那份奏疏放到一側,沒有指使馮保批紅。
唰!唰!唰!
小萬歷繼續批閱奏疏,不多時又皺起了眉頭。
他看完手中奏疏,想了想,道:“大伴、沈檢討,你們過來看一看這份奏疏。”
當即,小萬歷將奏疏先遞給馮保。
馮保迅速瀏覽完畢后,將奏疏交給了沈念。
沈念仔細一看,差點兒沒有笑出聲來,他終于明白小萬歷為何氣得將后槽牙都快要咬碎了。
此為翰林院侍讀學士申時行和國子監祭酒王錫爵的聯名奏疏。
二人認為,考成法亦可用在小皇帝身上。
他們建議對小皇帝的課業可采取月月小考,半年一大考的方式,由翰林院與國子監共同出題,內閣審核,根據小萬歷的表現設置課程,二人還將大明科舉的那套形式用了進來,什么樣的試卷相當于院試、鄉試、會試等,寫得甚是詳細,意在將小萬歷培養成堯舜之君。
這儼然是讓小皇帝月月享受科舉考試般的折磨。
角度刁鉆,用心良苦,但唯有勇氣可嘉。
張居正的批復是:上課業甚重,暫不可行。
沈念看到張居正的批復后,不由得長呼一口氣。
不愧是首輔,還是有分寸的。
真要將考成法用到小皇帝身上,讓他月月有考,完不成任務便懲罰,那待小萬歷親政,先廢掉的就是考成法,然后大概率能將朝堂掀翻天。
二人的忠心,日月可鑒,但他們忽略了小萬歷不過是個不到十四歲的孩子。
沈念見小萬歷看向自己,連忙道:“陛下,首輔批復得對呀!”
小萬歷微微撇嘴。
“你們再看看這道奏疏!”
小萬歷從御案上又拿起一份奏疏,遞給了馮保,馮保看完后,立即遞給沈念。
這份奏疏是戶部尚書王國光的請辭奏疏,他剛在本月初九請辭過,小萬歷未曾同意。
張居正的票擬是:戶部責重,部堂功高,先不允。
雖說王國光已經六十四歲,但當下的精神狀態甚佳。
飲酒吃飯納妾,儼然不弱于五十歲的中年人。
另外,大明朝的高官,向來都是干到干不動。
比如,嚴嵩八十歲還在首輔位上;徐階六十五歲還忙著為隆慶皇帝撰寫登基詔書;比王國光小一歲的高拱若不是被迫致仕,沒準兒現在還在內閣叉腰罵人呢!
依照王國光這個年齡,這個精神狀態,以及當下受重用的情況,再干五年,入閣然后再加封太子太保,乃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他之所以請辭,不是不戀權勢,不是不想更進一步。
而是戶部尚書這個官,實在太累了。
戶部,大明朝的錢袋子。
官員俸祿、邊關軍響、屯田稅收、賑災儲糧、印鈔礦藏,地方上的鹽稅、輸解、交納等各種費用,都全歸戶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