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萬歷與他想的一模一樣,顯然私下做過功課,調查過殷正茂以及其他有資格擢升為戶部尚書的官員。
這份用功的心思,值得肯定。
即使馮保與沈念提點過小萬歷幾句,張居正也是高興的。
因為小萬歷正在朝著他期待的方向走,越走越直。
這時。
小萬歷又道:“元輔,新政之事雖重,但您也要注意休息,莫傷了身體!”
“謝陛下關心,臣一定愛惜身體!”
聽到此話的張居正,如同酷暑六月突然站在了冒著涼氣的冰鑒前,寒冬臘月突然披上了一件貂絨大氅。
他甚是高興,心中喃喃道:陛下長大了,陛下長大了,老夫教得好呀!
隨后,張居正便退下了。
沈念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常閱百官奏疏,果然有用。
他完全猜中了張居正的想法。
沈念教導小皇帝不要訴苦,學習要重朝政實務,另選合適的尚書人選,全在張居正的期待中。
至于后面小萬歷的嘴甜話語,那就是他自由發揮了。
沈念如此幫助小萬歷,絕非私心。
他看出張居正教導小萬歷的慣性方式是:先讓小萬歷犯錯,然后指正,全是批評訓斥之言,還每時每刻都將“堯舜之君”的天大期望壓在小萬歷身上。
這哪是一個少年能承受的!
長此以往,小萬歷每次召對,必然戰戰兢兢,根本不敢亂動腦子,還會厭惡政事。
沈念此舉,意在培養小萬歷對朝政的好感,讓其多一些自信,以便親政之后靠譜一些。
……
午后,戶部衙門內。
當戶部尚書王國光看到請辭奏疏上那個大紅色的“準”字后,眼眶泛紅,高興得直掉淚。
他朝著禁中方向行了一個五拜三叩頭的大禮,高呼:“陛下圣明!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呀!”
他這種級別的官員,想要致仕,非常困難。
他累了。
他感覺再干下去可能就要卒于任上了。
如今,總算要解脫了。
當即,他便命人整理《萬歷會計錄》,預計月底前便能完成,然后他便能返鄉。
……
這日黃昏。
沈念在起居注上寫道:二月十五日,首輔張居正于文華殿召對……議戶部尚書王國光請辭之事,上曰:準之,用人以長,可令南京戶部尚書殷正茂代之……”
……
二月底,天氣漸暖,萬物逐漸復蘇。
北京城因商人們又開始大量流動,變得更加繁華喧囂。
來自大明兩京十三省各個地方的奏疏,不斷地被驛兵送到京師,幾乎每天都有須匯稟內閣或內閣處理的事情。
大大小小,千頭萬緒。
比如:薊遼發生了地震,欒河水斷流,南京禮部尚書潘晟轉為南京吏部尚書,巡按陜西御史耿鳴世以病乞歸,黃梅縣舉人瞿九思和生員周谷揍了本地縣令張維翰……
將如此繁雜的政務分配處理得井然有序,當下也只有張居正了。
……
三月初一,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