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二位都無異議,那明日常朝,我們便幫新來的殷尚書站穩腳跟了!”
呂調陽和張四維同時點頭。
他們三人定下的事情,只要不是群臣都反對,基本就板上釘釘了。
……
翌日一早,常朝會上。
內閣三大閣臣、六部九卿的主官、一眾科道言官,齊聚殿內。
沈念以起居注官站于御座東南。
今年的多次常朝,已不再是照本宣科,流于形式。
很多事情,內閣與六部都會在下面做好方案,再在朝堂上匯稟,等待小萬歷點頭。
如此以來,官員們可直接發表意見。
至于一些扯皮的事情,那定然就是內閣一言堂決定了。
很快。
便講到了遼東災民安置以及殷正茂的第二道奏疏。
提到徹查戶部和遼東官場,還無人變臉。
但提到“內外廷聯合相扶之策”時,一些人的臉色變了。
包括馮保在內。
他們認為這是殷正茂的投機取巧之計。
戶部,干的就是籌錢的差事。
戶部尚書就該窮,就該負重前行,就該睡不著覺,就該被人追著要錢。
殷正茂還想拉著主管內庫的太監和工部官員都睡不好覺。
門都沒有!
雖然內庫、工部有錢,但花銷也大。
特別是內庫。
能苦一苦戶部就解決的事情,絕不會動用皇帝的私房錢。
甚至。
一些事情不解決,也不能影響皇家支用。
本是小綿羊的戶部突然有了攻擊性且在指點江山,讓一些官員覺得非常不舒服。
張居正說完奏疏上的的內容后,高聲道:“各衙門可有異議?”
唰!唰!唰!
工部尚書郭朝賓、左都御史陳瓚,還有足足六名科道言官幾乎同時站了出來。
馮保在常朝之上,不適合發言,但自有他培養的科道言官代他而言。
工部尚書郭朝賓率先出列。
他先是瞥了殷正茂一眼,然后高聲道:“依照常例,向來都是戶部撥錢撥糧,工部出人出力,怎么還需要工部出錢?戶部是打算將工部收編了?工部可自負盈虧,無須幫扶!”
郭朝賓通曉河工,做事必講規矩,他對殷正茂這種“拉人下水”的做法非常不滿。
他說完后,左都御史陳瓚站了出來。
“陛下,臣也覺得不妥,內庫掌管內廷之錢,工部主管匠工之事,戶部掌國用出入,非緊急情況,根本無須聯合幫扶,戶部若無錢,內庫與工部豈會不幫,此策,甚壞規矩,不可行!”
隨即,數名科道言官也紛紛出言反對。
而此刻,沈念看向一臉平靜的殷正茂。
他覺得這個文武雙全,在外摸爬滾打數年,背著貪名還能擢升的戶部尚書,絕對不可能出一個大家都覺得很蠢的主意。
一定有后招。
此策若能成,戶部尚書這個差事就好做了,且對百姓大有裨益。
沈念滿心期待。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