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三,天氣愈來愈暖。
遼東賑災銀貪墨案正式落下帷幕。
遼東都司受懲的官員胥吏、商賈惡霸等共計1568人,其中被執行斬刑者高達596人。
遼東巡撫張學顏因監察不利,被罰俸半年,小萬歷下旨訓誡:姑念舊勛,暫免降黜,著嚴加申飭。
遼東總兵李成梁雖未曾參與其中,但其部下兵將親屬卻卷入其中。
朝廷對其罰俸半年,另增一名巡按御史監察軍政,并令其派遣遼東兵卒全力幫助災民重建家園,若有差池,嚴懲不貸。
京郊的災民們也在朝廷的安排下,陸續返鄉。
與此同時。
翰林院開始編撰《遼東災異貪墨案總要》,除了皇帝的罪己詔與堂官們的致歉書外,此案的前因后果描述,高達53頁,不日將傳至地方,兼備修史。
由此可看出朝廷進一步整頓吏治的誠心與決心。
……
五月中旬,近午時。
海南島,瓊山,一處老舊的宅院內。
一個身穿灰色粗布衣衫、頭發花白、身材精瘦的老者,正在一封老友的來信。
這位老者,名為海瑞。
自隆慶四年上《告養病疏》后,便一直生活在瓊山,靠著祖上遺留的十余畝田地生活,日子過得甚是清貧。
他為官十八載。
從福建南平縣教諭做到江蘇應天府巡撫,幾乎沒有一兩存銀。
當下的他,雖居于孤島,但消息并談不上閉塞。
很多官員仰慕他的人品,都會問詢一些政事,比如如何清丈田地、平均賦役、治理水患、甚至防范倭寇等。
海瑞直言不諱,每一封信都回答得甚是認真。
此刻,他所讀之信,乃是他的老友王用汲所寫,告知了他朝廷對遼東賑災銀貪墨案的處理情況。
雖因信息延遲,還未告知最后的處理結果。
但朝廷展現出的這種真誠且強硬的態度,令海瑞眼前一亮,驟然站起身來。
這輩子,海瑞最恨的就是欺壓百姓的貪官污吏。
“朝政日漸清明矣!”海瑞忍不住感嘆道。
上次,海瑞露出如此激動的神色,還是看到沈念訓誡國子監留下的廢物論。
此刻的他,其實心情非常苦悶。
他感覺自己還有精力為朝廷做事,然當權者都認為他孤峭剛直,難堪重用。
他是明白“有位才有為”的道理的。
致仕在家,寫下再多治國良策,也只能讓其落滿塵埃。
海瑞望向前方一大片晴朗的天空,突然想給那個叫做沈念的年輕官員寫一封信。
沈念是讓他唯一感覺眼前一亮的年輕官員。
他怕其是曇花一現,怕其很快就隨波逐流,淹沒于官場的爾虞我詐中。
他不喜張居正大權獨攬。
不喜一眾京朝官們唯命是從,不喜當朝的各種歪風邪氣。
這些人也都不會聽他的。
他覺得沈念這個敢說敢為、有沖勁的年輕人,沒準兒會聽一聽他的建議,能在后續的仕途中,不被所污,保持初心。
海瑞想了想,挺起有些佝僂的身軀,回屋磨墨,然后提起筆來。
……
五月十七日,日講之后。
小萬歷以眾日講官侍講辛勞為由,賞賜內閣三閣老、一眾日講官銀錠十兩與五十兩不等。
沈念受賞后。
知曉小萬歷不是因為他們侍講辛勞而賞,乃是因為小萬歷高興而賞。
明日,便將迎來小萬歷的束發禮。
束發成髻。
意味著他成年了,是個大人了,可以成親了,可以親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