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止一次提出過:固國,必先安民。
若安民,那就只有苦一苦官員。
這正是罵張居正、恨張居正的人越來越多的緣故。
在諸多官員心中,考成法就是“既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誤國害官之策。
在這些政策上,沈念是力挺張居正的。
因為大明的土地兼并再不治理、貪官污吏再不懲治,亡國就在眼前。
……
就在京師諸多官員都在為殷正茂那份證明大明國力愈加強盛的奏疏慶賀時。
張居正又被彈劾了。
此次彈劾張居正者,大有來頭。
他與張居正乃是同榜進士,年齡也只有一歲之差。
他生于簪纓世家,祖上世世顯貴,父親更是嘉靖年間的名臣。
他在大明文壇,名聲顯赫,號稱大明第一才子(存疑)。
他就是當下督撫鄖陽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王世貞。
王世貞在奏疏中稱:張居正的妻弟、江陵府學學生王化實,因丈量田畝之事,伙同上百人在縣衙鬧事,欺辱江陵知縣李應辰。
他暗諷張居正管教無方,使得親眷仗勢欺人。
其實,這不算個大事。
王世貞不上奏疏,可能此事就不會傳到京師。
但王世貞一言,此事就大了。
因為他名聲大,在天下文人心中,地位甚高。
去年五月,王世貞便抨擊過張居正。
因湖南多個地方發生地震,他呈遞《地震疏》,引用卜辭,稱地震是因臣權過重,致使大地不安,以此影射張居正。
張居正根本沒有理會他。
沈念看到王世貞的奏疏后,直接就樂了。
他對這個王世貞有印象。
就是那個疑似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的王世貞,就是那個晚年宅家修撰紀傳體國史,臭罵張居正的王世貞。
沈念本以為,立即會有言官跟著這份奏疏彈劾張居正。
哪曾想沒一人響應王世貞。
與此同時。
很快就有言官彈劾王世貞薦舉涉濫,然后其直接被吏部糾察奪俸,很快便轉遷為南京大理寺卿。
南京大理寺卿雖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都是三品官,但前者卻是一個閑職。
從他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以及張居正多次給他寫信勉勵他勤勉政事來看,張居正本有意將他朝著部堂之職推一推,但他卻不在乎,依舊我行我素。
實職變閑缺,極有可能是張居正的暗中操作。
但沈念覺得并無不妥。
當下王世貞的官聲考績都不太好。
他督撫鄖陽一年來,政事上毫無建樹,大部分時間都在游山玩水,他撰寫的詩文都賣到了京師。
從他的詩文內容和數量來看。
他游玩的地方非常多,喝的酒,品的茶,享用過的美食不勝枚舉。
這也是考績不行的主要原因。
他的彈劾,就像一顆啞炮,在京師沒有揚起一絲水花。
這放在去年,根本是不可能的。
經此事件后,沈念覺得,此時的張居正,權力已達到了巔峰。
今年,必然會是張居正權力如日中天的一年。
……
六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