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大家都看向沈念。
大明的官員們向來都是事不關己,絕不多言。
此等棘手之事,別人躲避還唯恐不及,像沈念這種向上湊的,甚是少見。
“下官以為,此事若查,便不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必須一查到底!”沈念沉聲說道。
張居正對沈念這個回答并不感到意外。
他在三十五歲前遇到這種事情,答案定然也是如沈念這般。
他好奇的是沈念的理由。
沈念接著道:“下官如此講,緣由有三。”
“其一,為天下民心。”
“晉官晉商勾結,操控邊政、倚公肥私,瘋狂斂財,早已不是秘密。京師百姓議論紛紛,幾乎都在言晉官晉商之霸道跋扈,利用職權謀利欺人。朝廷若審查之后,只是抓幾個小魚小蝦充數,實乃欺民之舉,將引來大量民怨,故而必須徹查,給出一個令天下百姓滿意的交待。”
“其二,為當下新政。”
“拖欠田賦、瞞田匿產者,多是官商巨賈,晉商首當其沖。朝廷若能狠下心來對張王兩大家族動手,清查違法霸權之舉,定能震懾天下,更易新政展開。”
“其三,為大明江山。”
“晉籍商賈,依托地緣之利,與蒙人互通有無,張王兩族更是代表,其勢力盤根錯節,近年來在特權的加持下,已變成朝廷難以控制的龐然大物,若他們生有二心,恐怕……恐怕……我大明江山危矣,故而必須提前清除此隱患,要么奪其權,要么減其財,二者不可兼有之。”
聽到第三個理由。
張居正、呂調陽、陳瓚、嚴清四人的表情都變得凝重起來。
沈念之言,直白一些來講就是:不能讓張王兩族擁有“大明亡了,他們依然興盛”的改朝換代能力。
當下,張王兩族因商貿與蒙人關系密切,又位于邊境。
他們若真向蒙人提供情報、錢糧鐵器,很有可能會對大明造成致命一擊。
這才是最可怕的!
沈念接著道:“此事,真正要查的不是張大學士與王部堂,而是晉官晉商中互相勾結、損害朝廷利益、損害百姓利益的特權者。若張大學士與王部堂為家族利益與朝廷為敵,那朝廷缺了他們,仍可正常運轉!”
“當然,若一查到底,可能引起邊境戰事,可能引起朝堂內亂,可能破壞新政的正常進行,但重疾必須用猛藥,若不將此毒瘤除掉,日后一旦成為大患,我大明恐怕有傾覆之危!”
……
傾覆之危,才是大明最大的危險。
聽到這樣一番話,左都御史陳瓚看向張居正。
“閣老,下官就等著你一句‘一查到底,絕不姑息’的命令,有此良機,若不徹查,日后必然追悔莫及!”
陳瓚是主張徹查此事的。
但前提是必須獲得張居正的全力支持,不然他根本動搖不了那兩座大山。
張居正眉頭緊鎖。
“知易行難,待真正查起來,涉及人數甚多,恐怕仍會中斷,令朝廷騎虎難下!”
大明官員,有同年之誼、同鄉之誼、姻親之誼、師生之誼等等。
關系錯綜復雜。
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查著查著可能就要避嫌。
張居正顧慮的是:查而無果還引發內亂,最后還要由他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陳總憲,你能保證自己的親朋故舊、同年同鄉,皆不牽扯此事,而你能一直無須避嫌地查下去?”
陳瓚頓時語塞,他還真不敢保證。
張居正看向大理寺卿嚴清,后者也立即低下腦袋。
要知——
張四維若不出事,幾乎預定了下一任內閣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