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張口閉口,就能言如何滅掉蒙古,如何除掉倭寇,甚至如何將周邊小國盡數滅掉。
“接著說!”張居正看向沈念。
他就喜歡聽沈念這種與眾不同的膽大之語。
沈念緩了緩,繼續說道:“朝廷封禁私人書院、禁止生員言政,其目的是為了江山穩固、百姓安定、為了新政國策更易實施!”
“然而這番行為實乃治標不治本之策,書生士子們依然在私下講學,諷議朝政,并且越堵,他們便越議。”
“不如,我們徹底放開一次,廣招天下的名士大儒、民間書院的山長領袖,讓他們各挾政見,進京來辯。”
“當下,心學支派最受書生學子認可的是崇古說。他們認為周公輔政,刑措不用;他們主張應廢棄刑獄、重教養,使得人人為君子。我們就讓這些人與三法司的官員辯一辯,讓他們與一些重刑犯接觸一番,讓他們試一試能否以德感化那些十惡不赦者。”
“還有那些主張無為而治、佛道治國、孝悌治國的一系列言論,可讓官員們為他們論述一番如此治國的最終后果。”
“百家議政的目的,不是為了說服那些偏執的邪儒,也不是讓天下人只能認可一種政見,而是在議論中,留下天下百姓真正想要的,也讓天下年輕人知曉什么是正邪對錯。”
“像昨日的沈懋學、湯顯祖,他們主張解禁私家書院,主張生員言政,實因憂時愛世而為,當他們真正懂得國政,能入仕途后,不但不會抨擊朝廷的國策,反而還有可能成為執行國策的肱骨之臣!”
“百家議政,意在使得所有對朝廷有建議或有埋怨的人都開口說話,將所有問題都放在明面,先讓天下人看到朝廷的態度,然后集思廣益討論治國之策,之后,形成書文,傳至民間,待端正學風后,即可解禁民間書院,允許天下生員言政!”
……
沈念說完后,大家都陷入了深思。
簡而言之。
沈念是想通過一場前所未有的百家議政,淘汰一些不合實際的民間主張,篩選出一些適合施行的國之良策,從而端正天下學風、士風、官風。
這時。
馬自強站了出來,看向沈念。
“子珩,你過于理想化了!有些人的政治主張,是削弱朝廷、削弱法令,免天下之勞役。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藐視國法,學徒如云。若在議政時,他們占據了上風,令更多人認為朝廷的新政方向有錯,一些事情恐怕就不可控了!”
馬自強很理智。
他明白,一些邪儒打著為天下萬民著想的口號,大手一揮,就能招來無數信徒,雖然無用,但卻能蠱惑人心。
對將一些邪儒之言奉為圭臬的許多年輕書生而言。
他們不關心朝廷需要多少軍費,賑災需要多少銀兩,剿賊需要多少開銷,他們只認為朝廷當下之策使得有黎民受苦,便不是良策。
當然。
目前朝廷的問題也有很多,所以馬自強很不自信。
聽到此話,沈念的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馬學士,您放心,我們的新政之策絕對不會被這場百家議政所動搖的。”
“百家議政的真正受眾,真正想要改變的是全天下的地方官員、書生士子,更準確來講是能夠代表底層百姓利益的地方官員、書生士子。”
“我們的考成法,是不是苛以待吏,寬以待民?”
“我們的給驛條例,是不是正在消除特權、為公廢私?”
“我們丈量田畝,是不是為了天下的稅收能夠更加清晰合理,百姓無須替權貴奸滑交稅?”
……
“包括不久前陛下強調的‘固國須以安民為先’仍是將天下生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這些新政策略,有心為百姓謀福祉的官員怎會反對?天下的底層百姓怎會反對?若有反對者,那定然是一些官員對新政之策,執行有誤!”
聽到這樣一番話,王錫爵、申時行、沈一貫、王家屏等人。
嘴角都微微顫抖。
沈念剛才之言,不但表明了近年來新政的正確性,也盛贊了小萬歷與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