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議!”一眾官員也都紛紛拱手。
他們被沈念徹底說服了。
若能成功,此事必將入史且成為一方美談之事;若出現變故,還有首輔張居正擔著呢!
“好,此事由內閣敲定細節吧,朕建議將百家議政之事定到重陽節,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嘛!”
“臣遵命!”張居正拱手道。
……
這一刻。
沈一貫看向沈念的背影,心中道:他……他……是想入閣啊!
其他日講官看向沈念,眼里是滿滿的傾佩。
自沈念成為日講官后,表現越來越優秀,少則十年,多則二十年,必為當朝首輔。
他的光芒,根本無人能夠擋得住。
……
八月初四,清晨。
內閣擬定《重陽百家議政詔》,呈遞禁中。
大概內容是:因生員哭廟,懇請解禁私人書院,懇請生員言政。朝廷公議后,認為天下抨擊朝政之風大多源于民間書院,不得不懲,然亦有策略有助于朝廷者。故而欲在重陽日于京師端門前舉行百家議政。所有民間書院的山長講師、儒士名流,皆可挾一家之言,入京議政。此次議政,無所禁忌,所有話語文章皆不經刪減,編撰成書,供天下人閱覽,意在去偽存真,尋興隆盛世之策,議政之后,將會對一些合乎標準的民間書院進行解禁……
其中還有一些細節規定,比如:朝廷會親自邀請一些影響力較大的名士入京;難以立論言政者勸返;徒為私利心中無國無民者勸返;無馬車費用者可持議政文書尋當地州府幫助等等。
總之,參加百家議政者,大多是創建有個人學說且擁有諸多信徒的名士大儒,有一己之見并能通過國子監審核者,亦能參加百家議政。
此次盛會,不虛不假,求實求策,更不會暗中抓捕一些異端分子。
朝廷的誠意十足。
……
八月初五,午時。
《重陽百家議政詔》正式發行。
通政使司將詔書下發各府各州,最遠者,驛遞半月可達。
此詔一發,京師內的許多讀書人都沸騰了。
若不是親眼看到官府前張貼的公文,他們根本不相信朝廷能做出此等舉動。
沈懋學、湯顯祖等參與哭廟的生員,都有些發懵。
他們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他們本以為朝廷大概率會搪塞他們,或將他們當作異端,但是沒想到朝廷竟邀天下的讀書人皆來論政。
就憑這番氣魄,這樣的朝廷就值得擁護。
“百家議政,盛世之舉,我們終于有機會向朝廷獻言獻策了!”
“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于萬物,盛世可期!盛世可期啊!”
“朝廷還是傾聽民聲的,陛下還是英明賢仁的,希望此番議政之后,能解禁天下的私人書院,讓讀書人暢所欲言!”
“早該如此啊!一些異端邪說總是坑騙年輕人,希望這次議政,能讓天下人看到那些邪儒的不軌之心!”
……
京師街頭,書生士子們奔走相告,異常興奮。
有的甚至還擺起了酒宴。